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湖畔捕鱼人的艰辛与憧憬

2013-06-25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19日上午9点30分,高邮湖新民滩毛岗河桥北侧,一座破旧的小木屋内,捕鱼人王永朝正悠闲地坐在板凳上、倚着门框织网。屋前的两个红色塑料盆特别显眼,盆里装着一些小毛鱼,不过已经被预订了。湖面上停泊着两条渔船,随着波浪轻轻地晃悠,随时待命。

突然,一辆汽车在路边停下来,车主伸出头喊道:“老王,有没有鱼?”“没有了!”“明天给我留几斤!”“好嘞!”话毕,汽车疾驰而去,老王则继续低头织网。

老王叫王永朝,高邮镇湖滨人,今年51岁,在高邮湖毛岗桥附近捕鱼已经近十年了,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喊他“老王”。老王是半路出家的捕鱼人,原来做木工手艺,后改行和妻子一起在高邮湖畔捕鱼,这一干就是十年。“太厌倦了,真想歇歇!”织着鱼网的老王不禁感慨。就在老王飞“针”引线的时候,记者注意到他的每根手指都长着厚厚的老茧。“这都是拉网和织网落下的!”

看着老王黝黑的皮肤和满是老茧的手指,辛苦不言而喻。进入夏季以来,老王和妻子每天早上4点多钟就撑船去湖里起网取鱼,取回来之后分拣装好。忙完大约要到7点多钟,夫妻俩就在自家的水泥船上马虎地吃个早饭,之后再不间断地循环去湖里收网取鱼,最迟要忙到晚上8点多钟才收工。白天稍微闲下来,老王就忙着织网,每年至少织七八条约20米长的渔网。

就在记者和老王攀谈的时候,一位顾客开着私家车前来取货。“虾子有多少?”“不知道呢,我爱人到湖里去取了。”说着,老王赶紧丢下手中的活,走到毛岗河桥上叫喊正在湖上取虾篓的妻子。约莫三四分钟的时间,老王的爱人划着小船缓缓靠近岸边。还没等小船泊稳,她手中拎着一个大网兜箭步跨上岸,老王则赶紧拿来塑料盆接过网兜,将活蹦乱跳的湖虾倒进盆里。“虾子太难弄了!”老王的爱人抱怨着。老王稍微分拣一下,称秤,装袋,递给顾客。

老王告诉记者,每天捕的鱼多则百十斤,少则三四十斤。多的时候直接卖给鱼贩子,少的时候就自己卖。除了捕鱼之外,老王夫妻俩还种了10多亩田。老王告诉记者,冬天的时候,开满裂口的手伸进刺骨的湖水里拉网,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剐一般,人整个就要冻僵了。“夏天太阳晒得蜕皮,冬天风吹得皮开裂,不是人受的罪!”“你们真能苦。”“不苦不行,不苦也挣不到钱!”这是老王夫妻俩的真心话。如今,他俩凭着勤劳的双手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子,还娶了儿媳妇,日子越过越好。

“我们这么辛苦,就是希望孩子能少吃点苦。”老王坦言,现在房子也买了,儿子也结婚了,也没什么太多的烦恼了。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子能找个好工作稳定下来,扛起家庭的重任。而他自己再辛苦几年,也想退休在家享清福了。

老王说到这,眼中透着光,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十分地憧憬。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