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5 00:00:00 作者:肖维琪/文 张晓晖/摄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城内有条中山路,中山路上有条百岁巷,百岁巷斜对面有座左宗棠后裔的故居,约二十多间房子,现在的门牌号码是中山路219号和221号,档案中的老号码是中山路149号、151号。
据左氏后人、今年91岁的左文华老师介绍:她的祖父左祯是左宗棠的孙子,左祯生了七个儿子两个女儿;父亲左化南是祖父的二儿子,字楚卿,号慰曾,曾任广州工程局会计。左文华老师1943年7月毕业于南京国立师范学校高中师范科(校长武仙卿),先后在南京珠江路小学和高邮城中小学等做老师。在垂暮之年,左老师最大的心愿是在城市建设中,能把左府保留下来,哪怕部分保留下来也是好的。
左宗棠(1812-1885),清末湘军军阀、洋务派首领。字季高,一字朴存,早岁自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举人出身。初入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末(1874),率湘军先后与太平军、捻军及西北回民军作战,初任浙江巡抚,升闽浙总督,调陕甘总督。光绪元年(1875)督办新疆军务,率兵讨伐阿古柏,收复乌鲁木齐、和阗(今和田)等地,阻遏了俄、英对新疆的侵略。光绪七年(1881)任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兼充办理南洋通商事务大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宗棠有四个儿子,长子孝威,同治壬戌恩科举人,正三品,荫生,特赏主事;次子孝宽,附贡生,特赏郎中;三子孝勋,禀贡生,特赏主事;四子孝同,特赏举人,准其一体会试。起初,孝威随父亲与太平军作战时,因为孝宽在苏州做官,左宗棠便将孝威夫人和两个小孩安顿在苏州。咸丰十二年,太平军攻陷丹阳,因孝威夫人是高邮马尼河人,便带着两个小孩到高邮避难。那时,左府与独旗杆王府是世交,左宗棠便修书一封,托王府帮忙,在独旗杆王府附近买了一处住房落脚。后来,孝威在收复新疆的伊犁战役中壮烈牺牲,朝廷除给予旌褒,赐孝威夫人一袭黄袍外,还赏了一大笔抚恤金(银子)。孝威夫人用这笔抚恤金买了与住房毗连的马姓一排房产,然后整修成大门朝南的左府。逢年过节,孝威夫人常常穿上黄袍,故人称“黄袍老太”。
“黄袍老太”有两个儿子,长子念谦,正一品,荫生,刑部员外郎,袭侯爵,特旨以四五品京堂候补,授太常寺少卿,迁通政使司副使。次子念恂,又名左祯(1854-1937),字绍臣,号淮南大隐,监生。早年在高邮教私塾。后中举,结识了巡抚史念祖;随史念祖到广东、东三省、安徽等五省做幕僚。辛亥革命后在扬州赋闲,从事著述,收集古玩、字画等,著有《甓湖草堂诗文集》、《甓湖草堂楹联》、《金石录》等十种。高邮文游台存他的三副楹联:
楼上前边柱联:
酒气吞湖月,诗怀涌塔云。
后厅联:
英灵尽来归,有时忽听钟磬响;
古台摇落后,登高壮观天地间。
诸贤祠联:
谓之文也,聚三代英才,到于今前见古人,后有来者;
子好游乎?览九秋烟景,快收拾西湖明月,东郭清风;
高邮公园存他的两副楹联:
楼上联:
胜地千秋,似李相平泉裴公绿野;
登楼一望,有盂城古驿瞻衮高堂。
后乐园联:
后乐及同人,官署别开新世界;
大公本无我,故乡方辟好园林。
高邮臭河边歪桥联:
桥不嫌歪,只在人心能改正;
河休遗臭,自然水面永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