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王俊和他的高邮湖大闸蟹精品园

2013-09-02 00:00:00    作者:乔元江 周麟    来源:今日高邮

“秋风响,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中秋临近,又到了螃蟹上市的季节。记者早就听说,扬州“王鲜记”负责人王俊潜心打造高邮湖大闸蟹品牌,而且在菱塘回族乡投资兴建的“高邮湖大闸蟹精品园”已初具规模。他还领头组织成立了高邮湖畔水产业合作社。8月30日上午,记者慕名前往高邮湖大闸蟹精品园采访。

出了菱塘镇区向西,车子沿着一条绿树成荫的水泥路向高邮湖畔方向行驶。约几分钟后,就能看见“‘王鲜记’高邮湖大闸蟹精品园”的标志门楼。穿过长约200米的绿色长廊,进入了螃蟹养殖区,高邮湖大闸蟹精品园负责人王俊热情地接待了记者。

高邮湖大闸蟹精品园员工在捕螃蟹

王俊的大闸蟹精品园与高邮湖仅一堤之隔,目前,大闸蟹精品园总面积已达2500亩,二期工程600余亩的养殖区域年底也将投入使用。记者看到,办公区域内场长室、化验室、仓库等一应俱全;养殖区内的池塘里不仅养殖螃蟹,还养殖鳜鱼等其他特种水产品。

王俊告诉记者,当初决定在这里投资3500万元新建精品园时,有人称高邮湖周边“养不出大螃蟹”“三两以上的螃蟹很少”,但王俊经过几年的技术攻关,精品园现在不仅能产出四五两以上的大个母蟹,前年甚至出现过一只“蟹王”,母蟹重量达到了九两。

“现在可是螃蟹生长的最关键时刻,目前我直接‘驻扎’在大闸蟹精品园。”王俊告诉记者,中秋节前,是养蟹人最忙的阶段,而且要持续两个月。现在他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凌晨2点就起来抓螃蟹。“螃蟹有洄游的天性,性成熟之后,会自己爬到岸上来。”记者看到,蟹塘水面四周的泥地上星星点点的全部是螃蟹的脚印子,岸边竖起了一圈一尺多高的拦网,这是用来防止螃蟹“越轨”的。

“王鲜记”员工正在挑选螃蟹

采访中,记者得知,今年夏季持续的高温天气对本地螃蟹的生长影响比较大,首先产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次大块头的螃蟹也不容易长成,这些都对中秋节销售螃蟹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螃蟹正在进行最后一次蜕壳,而往年这时候螃蟹的最后一次蜕壳已经基本完成。今年螃蟹上市大约在9月10日左右,但批量上市时间要相对迟一些。

在一处养殖塘口,记者发现塘里的水非常清澈,长满了各种肥美的水草。王俊说,一只成蟹要脱4至5次壳,每次脱壳体重会翻一番,而脱壳过程必须在水草上完成,因此水草的作用非常大。另外,水草营养价值高,是螃蟹最好的素食,还可以净化水质。

王俊与螃蟹打了10多年交道,无论是养殖螃蟹,还是销售螃蟹都有一套成熟的“螃蟹经”。“养螃蟹就要养生态蟹、规格蟹,卖螃蟹就要卖规格蟹、精品蟹。”在养殖基地的办公室里,王俊与记者侃起了“螃蟹经”,螃蟹非常娇贵,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养殖中,要尽量为螃蟹的生长营造好的生态环境,让螃蟹在尽可能“归真”的自然生物链中生长。为此,他还投资50多万元新建了一套水循环系统;投资200多万元,在基地周边的60亩边角地栽植了大叶女贞、杨树等苗木。

王俊不但螃蟹养得好,而且销售螃蟹也有独到的“营销秘诀”。王俊坦诚地说,高邮湖水域面积760平方公里,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湖区水质良好,生态资源丰富,水质、土壤等自然环境十分适合大闸蟹的生长。但由于养殖理念落后,技术手段原始,同时不重视市场运作和品牌化经营,高邮湖蟹的亩产量和市场销量一直不高,市场知名度也较低。

近几年,王俊先后在扬州、淮安、四川成都等地陆续开设了12家“王鲜记高邮湖大闸蟹专卖店”,每年销售螃蟹达20多万公斤。为提高高邮湖大闸蟹的知名度,王俊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推介高邮湖大闸蟹,每年仅广告费用就达数十万元。今年,王俊在经过半年的市场调研后,决定发展电子商务,在网上“吆喝”螃蟹。目前,已成功入驻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王俊说,电子商务最大的特点是成本低,辐射面广,可以迅速拓展市场。

“同时,作为一种特种水产品,市民对螃蟹的喜爱,集中在一个字就是它的‘鲜’。”王俊说,目前,尽管螃蟹还未上市,“王鲜记”已经落实了3万多公斤订单。今年,他还提出了扬州城区“1小时从出水到厨房”的承诺,只要是客户提出要求,螃蟹可以从养殖基地直送目的地,且能在1小时内到达,以保证客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品尝到螃蟹的鲜美味道。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