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手机维修市场猫腻多

2013-12-17 00:00:00    作者:管玮玮    来源:今日高邮

“修个手机感觉像掉进了无底洞!”近日,市民王小姐向记者反映,一年前她买的一部手机不小心掉进盐水里,换个显示屏花了100元,可是用了不到三天手机又打不开,找到维修店讨说法时,工作人员说手机排线出现了问题,如果换掉需要再付250元。对此,王小姐颇感郁闷:“当初买手机花了1000元,可两次维修费就要300多元,而且还不确定会不会再出现什么问题,实在让人难以接受。”随后,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现在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像王小姐这样遇到手机维修“烦恼”的消费者还真不少。

手机同一故障要价悬殊

日前,记者携带一只屏幕显示不正常的旧手机,首先到手机维修店铺比较集中的通湖路上,分别咨询了两三家手机销售维修店铺,这些店铺的工作人员都表示自家维修技术精湛且价格低廉,但大都只是看了一眼屏幕外观、按了按键盘就断言是“排线坏了”或者是“屏幕坏了”。当记者询问价格时,有的店主要价150元、有的要价100元、也有的要价70元。随后,记者又来到屏淮路上的一家手机维修店,以同样的方式要求维修。这家手机维修店的技工打开手机壳仔细查看后表示,可能是手机经过外力摔打,造成排线接口松脱,重新焊接一下即可,大约收费40元左右。

为什么手机同一故障会出现要价如此悬殊的状况?多年从事手机维修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手机维修属于专业技术范畴,再加上目前物价部门并没有对此行业给出统一指导定价,有许多手机维修店的维修人员利用顾客不懂得专业知识且配件难以估价的漏洞,随口喊价,这就造成了市场上一个只需几元、几十元成本的手机配件维修价格虚高的现象。”

维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除了配件价格不统一外,记者通过走访还发现,目前,该行业维修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赵先生原本是做电视、冰箱等家电修理,4年前经朋友介绍,转行干起了手机维修。采访中,他告诉记者,现在,像他一样半路出家的手机维修工还有很多,他们只是略懂电子产品修理,在看到这行利润丰厚之后,便纷纷开始转行维修手机。

“虽然维修手机和维修家电在外行人看起来都有互通之处,但两者之间的技术含量有较大差别。而往往一些‘半路出家’的手机修理人员都是通过自学等方式涉足手机修理,根本没有专业知识而言。”某品牌手机维修店技术人员刘师傅介绍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整个手机维修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对于一些个体手机维修店来说,既不需要维修人员有相关的技术上岗证明,也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消费者想真正了解手机维修店专业技术水平如何非常难。

部分维修店借修手机偷换零件

据市消费者协会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手机维修业内还有部分不良店家存在借修手机偷换消费者手机原件的行为。“原本顾客拿去修理的手机只是普通的小毛病,部分维修人员却故意将简单故障夸大,并以低价承诺修好,但需要一定时间。待顾客走后,这些维修人员将手机主板更换成一个勉强能用的劣质主板,再将换下的主板配上成本不高的新外壳,拿到二手市场上卖个高价。至于被换了零件的手机,可能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毛病,这样修理商可以从中再赚一笔。”

与此同时,记者也发现,由于一些手机厂商忙于营销抢占市场,将售后服务“捆绑”到各经销商处负责,而经销商本身并没有足够的专业维修队伍,这就让不少个人手机维修点打着“某品牌特约维修商”的幌子做生意。

修手机最好去“专业维修点”

面对手机维修市场暴露出来的这些“猫腻”,市消协的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最好把手机拿到品牌手机的专业维修点。由于手机维修行业确实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消费者应多去几个维修点来避免“误诊”情况的发生,消费者如果遇到需更换手机零部件的情况,可以向维修点索要旧件,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伤害。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