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3 00:00:00 作者:管玮玮 来源:今日高邮
寒假即将结束,不少家长反映,家里放松了一个寒假的孩子正为如期完成假期作业忙的马不停蹄,甚至有些学生聚集在一起或利用网络互抄作业,对此,家长们十分反感。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种互抄作业现象变得十分普遍,什么样的作业才是孩子们喜欢的?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互抄作业现象较普遍
春节过后,市民陈女士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家里连续三四天都会有儿子的同学找上门,几个小孩关在小房间里,叽叽咕咕一关就是几个小时,儿子小海还言明不许人打扰。“起初,我以为只是小孩在看电视,就没放在心上,可前天晚饭后我提出要检查他的寒假作业,发现一本寒假练习册,几天前只做了1/3不到,两天里已全部做完。”陈女士告诉记者,不知道这些答案儿子是怎么填上去的,而且一检查对得还不少。后来细问之下才知道,作业都是这几天儿子与同学在家里互相之间抄袭得来的。”陈女士说,得知这样的情况,心里很气愤,当晚就狠狠打了孩子一顿。
与小海完成寒假作业方式不同的是,在农村某高中上高一的男生小赵,这两天正忙着在电脑上完成寒假作业,采访中,他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为了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寒假开始之前,自己就和班上几名要好的同学想了个办法,在网上建一个班级QQ群,每人负责写一门寒假作业,开学前,利用QQ网络视频的方式,将大家所写好的寒假作业集体放在网上互相抄,这样既方便也省时间。
记者随后又采访了部分中小学教师,他们反映,每学期开学后,批阅学生假期作业,都会发现有一部分孩子的作业错题几乎一模一样,显然这其中有相互抄袭的可能。记者在网上通过百度搜索也发现,近年来,学生这种集体抄作业的现象并不稀奇,每到寒暑假开学前夕,都有媒体爆料学生在公众场合集体抄作业被老师或家长当场逮着的情景。“现代社会科技手段这么发达,电脑、手机各种先进手段都可以被孩子利用,特别是一些初中和高中孩子,通过互抄的方式完成假期作业的现象更为普遍。”市区某高中学校教师告诉记者。
作业多且复杂是主因
假期作业本是老师为了让学生在放假期间,通过做题达到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的一种手段,可为什么会变成学生的负担呢?采访中,许多学生和家长们都坦言,学校给孩子安排的假期作业量多且较复杂是重要原因。
在与陈女士聊天中,记者了解到,这个寒假,小海班上的老师给他们布置的寒假作业包括:完成一本寒假练习册,做完一套数学和英语真题,三天写一篇日记等。对此,陈女士说:“寒假总共也就是20至30天,这期间,孩子还要跟着家人走亲访友和参加一些酒宴,所以,要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寒假作业确实有些困难,我们有时候明知道孩子写出的那些日记都是在开学前几天东拼西凑而来,也只有教训几句作罢。说实话,这种抄来的作业,还不如不写。”
初三学生小杜也表示,平常的学习本就很辛苦,原以为趁放假可以放松一下平时紧绷的神经,可寒假里,自己不仅要参加父母给自己报名的各种补习班“恶补”学科弱项,还要腾出时间完成那么多的假期作业,时间真的不够用。“那么多复杂的题目,抄起来都很麻烦,更别提自己单独完成了。”小杜牢骚满腹地说。
多点“生活味”的作业更受欢迎
什么样的假期作业才受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呢?记者经过多方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部分中小学校给学生布置的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的作业很受欢迎。家住通湖路的黄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女儿在市实验小学上二年级,今年寒假期间,学校给女儿布置了一些特别作业,如利用假期陪同父母上街购置年货;积极和同学去福利院、去社区做义务劳动等,这些假期作业对于孩子来说,既容易完成而且也不会花太多时间。
卸甲镇中心初中教师徐和鑫也告诉记者,今年寒假,该校除了给学生布置少量的书面作业外,还专门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份“亲情”作业,即:向长辈拜一次年,对长辈说一句感谢的话,给老师发一条祝福的短信,帮长辈彻底打扫一次家庭卫生,阅读一篇孝敬长辈的文章或故事。徐和鑫说,作为一所农村学校,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常年在外打工,春节回家团聚,给孩子布置这份作业,能够很好地鼓励孩子和亲人之间进行亲情交流,更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
采访中,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学习是个连贯性较强的积累过程,假期中,教师给学生合理布置书面作业是必要的,像市实验小学、卸甲初中这种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生活味”的作业非常值得肯定,它不仅能让学生从单调乏味、低效重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能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了解社科民情,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爱心、懂感恩”的人,这才真正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