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陆学仁与毽球的不了缘

2014-06-29 00:00:00    作者:杨晓莉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从一名乡村中学体育老师到国内知名的毽球教练,他带领的毽球队获得省冠军163个、全国冠军112个、世界冠军12人次;2012年年底,他走出国门,成功将毽球推广到美国学校。这位65岁的高邮籍教练的新梦想是:让毽球走向世界,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

2014年5月16日,美国毽球总会成立,中国毽球竞赛委员会副主任、毽球教练陆学仁担任美国毽球总会高级顾问,负责向大休斯敦地区推广这一体育项目。本月中旬,记者有幸采访了回邮探亲的陆学仁,听他讲述他与毽球的“缘分”。

因教成名,他从体育教师提拔为局级干部

初见陆学仁是在市体育局会议室,只见他背着一个包,身穿一身旧式运动服,十分朴素,让人很难与国家级的教练联系起来。在接下来的4个小时采访时间里,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今年65岁的陆学仁人生路丰富多彩。1968年,他被下放到当时的司徒镇;1972年,他参加高考,并成为扬州大学体育系一名学生;两年后,他被分配到三垛中学,成为一名体育老师,开始了10年的体育教学生涯。

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里,陆学仁自掏腰包给学生们增加营养,让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当时,由他组建的三垛中学排球队在全市脱颖而出,并代表高邮、扬州外出参加比赛。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钱宝祥便是其中一名队员,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他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虽然体育课是一门副课,但陆老师教学非常认真,他的‘教书育人’的良好品德影响了当时的一大批学生。”品德好、能力强的陆学仁深得校领导的信任,成为学校唯一一名由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的老师。

10年里,陆学仁因在体育教学领域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体育老师。1984年,他又被提拔为市体委(市体育局)副主任。

从一名乡镇体育老师一下子成为副局级领导干部,陆学仁高兴之余,也深感责任重大。当时,体委仅有的田径、乒乓球两个项目在扬州市级比赛中经常倒数。陆学仁到各个学校走访,与体育老师交流,共同研究探讨,一致认为高邮体育要发展必须要增加体育项目,丰富高邮体育项目内容。

1984年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陆学仁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全国第一届毽球锦标赛在苏州举行。第一届,毽球,这些字眼吸引着陆学仁的目光,他想,第一届说明这个毽球项目才刚刚起步,如果现在开始学的话,大家实力相差不远。于是,他带领6名中、小学校体育老师来到苏州观看比赛,边看边画图。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毽球这一体育项目,他们便向代表江苏参赛的盐城代表队队员们请教,了解比赛的打法、规则。

1985年1月初,在陆学仁的带领下,6名体育老师在各自学校共抽调了10名学生,组建了高邮第一支毽球代表队。从此以后,陆学仁有了双重身份,白天是领导干部,负责单位的事宜,晚上则是教练,一边学习掌握毽球比赛的打法、规则,一边带领学生们参加训练。排球的规则、羽毛球的场地、足球的脚法、踢毽子的技巧,这是陆学仁对毽球比赛的归纳。

受条件所限,没有适合的训练场地,陆学仁便和学校、企业负责人协商,借学校的食堂教室、企业的车间做他们的训练场地。“要趁学生放学、工人们下班后才能去训练,时间大多在晚上,每次训练前都要把教室的座椅、食堂的饭桌、车间的生产工具堆放到一边,训练完后再还原。”

虽然条件有限,训练辛苦,但他们都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便是10年。正因为训练机会难得,同学们练得非常认真,为高邮毽球队以后能取得好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心系毽球,他果断弃政从教

付出总有回报。1986年上半年,高邮毽球队成立仅1年时间,便在省内崭露头角,获得全省毽球比赛冠军。1986年下半年,高邮毽球队代表江苏队参加全国比赛,获得季军。1987年,高邮毽球队再次代表江苏队参加全国比赛,获得冠军,这也填补了我市体育项目没有全国冠军的空白。

在随后的5年里,高邮毽球队都代表江苏队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其中的一项单打比赛获得全国5连冠。在这期间,陆学仁也由体委副主任升至主任。同时,陆学仁的教学成绩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认可,1993年6月,他受聘担任国家毽球协会教练委员会主任。当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在重庆举办第一届国际毽球教练培训班,德国、日本、朝鲜、香港等10多个国家、地区都派学员前来参加培训,陆学仁应邀成为培训班的一名老师。据统计,近20年来,陆学仁共担任27次国际毽球教练员培训班老师,培训德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各个国家、地区的学员2100多人。

由副职升为正职,职位的变化让陆学仁工作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而一心热爱教学的他并不习惯这一角色的变化。陆学仁告诉记者,那时候,高邮毽球队在全国都非常有名,然而毽球高手不能仅限在高邮,这不利于这项体育运动的长远发展,当时国家体育总局也希望他能到更多的城市教学,教出更多的毽球高手,将毽球这一体育项目发扬光大。

采访中,陆学仁说,虽然自己一心想继续从教,但正局级这顶“乌纱帽”就像绳索一样将他紧紧捆住,经过反复思考,他萌发了辞职的念头。刚和家人说出这一想法时,全家没有人赞同,父母对于他的想法非常不理解。

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不赞同,陆学仁痛苦不已。1997年年底的一个晚上,他将自己锁在办公室里,一夜未眠。那天夜间,他想得最多的便是不能让“乌纱帽”将自己捆住。第二天,陆学仁回家梳洗一番后,便打了辞职报告,那年他已经48岁。

心中有梦,他要让中国毽球走向世界

辞职后,陆学仁与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领导取得联系,在他们的介绍下,陆学仁作为国家体育毽球专家来到广东省,一边教学一边寻“苗”。

来到广东惠州教学的第二年,陆学仁又被广东深圳看中。考虑到深圳经济更为发达些,他便将刚在惠州挑选出的12名队员带到深圳组建毽球队,并邀请高邮毽球队部分优秀队员到深圳,担当教练,与他一起教学,一起推广毽球项目。

在随后的10多年里,深圳毽球代表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级毽球比赛,并7次获得世界冠军。这其中让陆学仁难忘的是2012年5月份,深圳毽球队代表中国到法国参加国际毽球公开赛,不仅获得团体世界冠军,而且单打、双打、混双比赛也是前一、二名。

虽然赢得了比赛,但陆学仁并不开心,甚至忧心忡忡。因为他惊讶地发现,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前来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还是1993年他第一次担任培训班老师时所教的学员。20多年过去了,这些学员已经40多岁了,仍是毽球运动员,并没有成为教练,这说明这些国家在毽球这一体育项目上“后继无人”。

中国,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在奥运会众多体育比赛项目中,没有一个项目来自于中国创造,而毽球这一源于中国的体育项目,虽然多次取得世界冠军,但至今没有得到世界认可,并成为奥运会体育比赛项目,如果世界上一些大国在毽球方面再“后继无人”的话,毽球的发展将仅限于中国,前景渺茫。

让全世界知晓、热爱毽球,陆学仁感觉自己义不容辞,这也成为了他人生的又一目标。2012年年底,他向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申请,利用儿子、儿媳在美国定居的优势,开始向自己新目标的第一站——美国进发。在国家体育总局支持下,当年12月9日,陆学仁来到美国休斯敦市义务免费宣传推广毽球。言语不通,他便让儿子买来IPAD,下载中英文互译软件。在他厚厚的一本讲义中,记者看见,所有的汉语上方都对应翻译出了英文。“不会说,就向儿子、儿媳、孙子请教,他们都是我的英文老师,也都非常支持我现在的工作。”陆学仁告诉记者,在休斯敦期间,他带着毽球已经走进5所高中、4所初中。他每天都要骑车去这些学校上课,有时一天要上7节毽球课,虽然辛苦,但看到美国学生喜爱上这一体育项目时,觉得再辛苦得值得。

今年4月25日至5月6日,陆学仁又随同中国毽球代表团一起来到休斯敦,参加该市举办的第44届国际艺术节,并在有关单位、学校展示了毽球表演,赢得了美国人的阵阵掌声。5月16日,美国毽球总会成立,毽球走进美国的第一步成功了,这给了陆学仁更大的信心和决心。

目前,陆学仁还自编、自导、拍摄、制作《毽球》和《毽球训练》中、英文版毽球技术教学片,撰写《毽球讲义》、《毽球入门》和《毽球》、《毽球训练》画册中英文版,并利用深圳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契机,将这些教材发放到世界152个国家和地区。

小毽球、大世界,65岁的陆学仁的心中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毽球能走向世界,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他笑着说:“我将继续前行,走访更多的国家,宣传毽球、推广毽球。希望我的梦想能早日实现。”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