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许博 金陵白领务农“秦邮人家”

2014-08-05 00:00:00    作者:唐以军 文/徐柏 摄    来源:今日高邮

开发区塔院村位于千年运河之畔,这里水面资源丰富,湖河荡泊交错,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天然沃土。扬州秦邮人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拥有620亩土地,集有机大米、生态蔬果和土生鸡鸭种养殖为一体庄园型公司的负责人,竟是一个刚刚年满30岁的年轻人——

7月29日上午,记者在“秦邮人家”公司的生产基地见到许博时,他正在葡萄园里巡视。时尚的T恤、牛仔裤、运动鞋,让人感觉他是来此休闲的都市一族,但黝黑的肤色和鞋上沾满的泥土,却又散发着浓浓的田园生活气息。

许博说,他是地地道道的南京人,2007年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南京水文研究所工作。“那可是一个副部级的单位,直属水利部。在那里,每天坐坐班,偶尔出出差,总的来说工作相对轻松。”

很多时候,人生的变化总是不期而来。2013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鼓励资本下乡,发展现代农业。许博没有想到,一个看起来那么遥远的文件,竟然让他的人生变轨,使他从南京白领变成了一个高邮“农民”。

许博告诉记者,他妻子的舅舅是高邮人,在外经商有成。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之后,舅舅和几个朋友一拍即合,作出了回邮投资生态农业的决定,并在开发区塔院村征地一期620亩,成立了扬州市秦邮人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秦邮人家”公司成立了,这么大的摊子总要有人问,而舅舅却是个大忙人,在上海等地有公司有工程有业务,“秦邮人家”的事务交给外人管理又不放心。于是,许博和妻子成了舅舅的不二人选。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传统一家一户的耕作模式,很难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在这个大背景下,为社会提供绿色生态健康的食品,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许博说,2013年3月,他和妻子分别辞去了南京水文研究所、华泰证券的工作,来到了塔院村,当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

白领的工作和“农民”的生活有天壤之别。“一开始,非常不适应,特别是与当地农民打交道。”许博颇有感慨地说,用当地人的话说“一句话把人说笑起来,一句话把人说跳起来”。以前,在研究所工作的时候,上面的事领导问得好好的,只要把他们交待的事完成就行了。但到这里之后,管理着几十名员工。这些员工大部分是本地的农民,或许是长期单干的原因,他们不习惯于被管理,有时说话比管理人员还冲。但随着大家的接触增多,慢慢地他也懂得了和当地人的相处之道了。

与员工的交流没有什么问题了,究竟种养什么又成了许博的“心病”。“到现在,我们还是在花钱学乖。”许博告诉记者,公司成立后他们交了不少学费,到现在已经总共投了一千多万元下去了。为了养鱼,他们以每尾0.5元的价格进了“抗病草鱼”的一龄苗,而普通草鱼的一龄苗只有0.06元。但当他们育成二龄苗准备出售时,却发现这种鱼因为卖相不好、价格又高,不被当地养鱼户认可。仅这一项,公司就亏损了二十多万元。紫甘蓝被称为“有抗癌作用”的蔬菜,很受大城市百姓的欢迎。许博也种了一些,但到紫甘蓝上市时,却发现高邮的老百姓对紫甘蓝并不了解,没人吃。为了把紫甘蓝卖掉,他只好到扬州菜市场一家家地跑蔬菜批发商,批发价每斤2元的紫甘蓝,只0.3元就给人家了……

一次次的受挫,一次次的摸索,让许博学“乖”了。他说,除了有机稻米上规模种植外,什么蔬果品种他都种点。实在不知道种什么的时候,他就看看周围的蔬菜种植大户,然后再精选一两个品种,目前公司种植的主打蔬菜品种是西兰花。在蔬果生产区的大棚里,记者看到,一个个大棚里青椒、茄子、韭菜、玉米、小南瓜、番茄,甚至连中药材板兰根都有,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排排摆得整整齐齐的育苗盆,里面细嫩的西兰花苗正冒出绿色的小芽。

“我们追求的是纯天然、纯有机,所有种养的产品不用农药、不施化肥。特别是有机稻米,全部使用绿色堆肥或者鸡鸭粪便,不打药,不治虫,除草全部靠手工,生产全过程有记录,要经过200多项指标的检测。仅除草一项,就比普通稻田多花三四万元的人工费。”许博一边走,一边介绍他的“庄园”。记者看到,田埂上灭虫灯高高立着,大棚里一张张蓝色的灭虫纸上粘满了虫子;大片大片绿色的稻田里,员工们正手工进行除草;放养的草鸡在林间欢乐地追逐,寻觅着活食;一只只羽翼初生的高邮麻鸭在池塘里嬉戏游泳,扎着猛子。许博骄傲地告诉记者,他身在都市的大城市的家人和朋友,只要品尝过他种养的农产品,都夸味道纯正,特别好吃,每当听到这些话时,再苦再累也值得了。

“没想到,创业这么难。很多事是以前坐班时无法想象的!”许博感慨地说,土地矛盾协调、基础设施建设、种养殖品种选择、产品生产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不易。这些天,他和妻子都在外面跑着有机米的销售。

虽是如此,许博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他说,好产品要有好口碑。只要真正被消费者认可,品牌和形象扎根于老百姓的心里,产品就一定不愁销路。为了做好产品营销,位于市行政中心对面的“秦邮人家”产品直销店已经于今年 “七夕节”正式营业,公司还将从本月中旬开始在上海开展点对点配送业务,在第一时间把最新鲜的农产品直接送到上海居民家的餐桌上。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