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又到葡萄上市时

2014-08-07 00:00:00    作者:胡行球 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又到葡萄上市时。今年葡萄种植收成如何?价格怎样?种植技术、新品培育、市场营销等又有什么变化?日前,记者先后深入柏林、三庄、连标、金禾葡萄园等地采访,亲历葡萄熟了的甜蜜。

 

同样是葡萄  价格不一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市葡萄种植面积有5000亩左右,今年的收成普遍良好,每亩达2000斤左右,但同样是葡萄,价格却不一样。走进柏林葡萄庄园,满眼硕果累累,青的、紫的、玫红的,让人垂涎欲滴……在庄园负责葡萄种植生产的林瑞萍告诉记者,现在葡萄将逐渐进入上市高峰期,高峰期每天的上市量可达3万多斤。她指着一辆正在装运葡萄的运输车笑着说:“现在是每天三、四辆车忙送货,等到高峰期要有10多辆车跑市场。”“今年葡萄价格怎样!”记者问。林瑞萍指着一筐筐待装箱的葡萄说,品种不同,价格也不同,“夏黑”“金手指”等一些品质档次高一些的品种,可卖到10元到15元一斤,像“巨峰”等一般品种的葡萄只卖6元一斤左右。

据介绍,柏林葡萄庄园种植面积达600亩,种植品种16个。为提质增效,提高亩单产效益,近几年来,柏林庄园注重葡萄品种的改良,并与上海市葡萄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同时,还引用上海“马陆葡萄”一套种植技术,先后引进“阳光玫瑰”“红芭拉多”“黑芭拉多”“东方之星”等一系列新品种。目前,这些“后起之秀”已展示独特魅力,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柏林葡萄“庄园主”张柏林欣喜地告诉记者,同样是葡萄,但“新品种”的亩效益却是一般品种的3到4倍,每斤可卖到20元到30元。

“连标葡萄”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记者在连标葡萄园直营厅看到,所有上市葡萄都明码标价,而且价格都高于其它葡萄园的葡萄价格。究其原因?连标葡萄园董事长曹连标指着一串串葡萄说,同样是“夏黑”“金手指”,但连标葡萄园卖出的价格是其它葡萄园同品种的1至2倍,每斤卖20元到30元,有的可卖到40元一斤。他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连标葡萄园同中国科技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采用富硒种植技术,生产出了“富硒葡萄”,这种葡萄更有营养,口感更鲜美。曹连标说,虽然“富硒葡萄”种植科学含量高,种植成本也高,但只有走科技种植创新之路,才能提高种植效益,让消费者常吃常新。

错位经营   为了卖个好价钱

为了达到既丰产又丰收,葡萄种植经营者可谓各施“奇招”,多方寻求销售路线。柏林葡萄庄园种植面积较大,上市量也较多,但为了让每天3万多斤的上市葡萄做到日产日销,柏林庄园坚持走商超“路线”,与苏果、大润发、沃尔玛、联华等大型超市建立合作关系,每天用专车将新鲜葡萄送到各大中超市。同时,庄园还同100多位商贩签订“会员制”销售联盟协议,确保市场占有率。

在连标葡萄园记者看到,尽管这里的葡萄价格较高,但前来园内直销厅购买葡萄的顾客还是不少。据曹连标介绍,以往连标葡萄销售70%是集体团购,只有30%市场零销,而现在恰恰相反,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后,部门、机关团购这条路基本走不通了。为适应大气候,今年,连标葡萄建立起“网购市场”,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连标葡萄网等,消费者可直接在网上进行订购。目前,销售形势一片大好。“连标葡萄为何不进大型超市呢?”记者问。曹连标介绍说,因为连标富硒葡萄价格较高,超市包括商贩一般都好卖。此外,连标葡萄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在外也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每天都有南京、扬州、无锡、苏州、淮安等地的顾客以家庭组团的形式前来购卖,园内葡萄基本日产日销,有时还不够卖。

在连标葡萄文化长廊内,记者看到,长廊内设施齐全,廊壁上挂着一排排介绍有关葡萄文化的牌子,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曹连标自豪地说:“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他说,为了打造连标葡萄文化,连标葡萄园除建立起自己的“葡萄网络”同时,还举办“大地飞歌”专场文艺演出,连标葡萄节、连标葡萄园歌征集、连标葡萄演唱比赛等文化活动,目的就是通过企业文化的打造,进一步提升连标葡萄的知名度和文化品位。

除此以外,连标葡萄园还注册了以“连标葡萄”命名的100多个农副产品商标,并建起了“农家乐”“垂钓中心”和连标葡萄酒酿造厂。曹连标说,连标葡萄园每年都要自酿自卖一批葡萄酒,价格100元至300元每斤不等,而且包装精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在连标葡萄园已基本实现产业化经营之路,并被命名为“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所以连标葡萄不愁卖。

三庄葡萄园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但为了让上市葡萄卖个好价钱,他们采取“保温棚”种植方式,让葡萄提前上市。三庄葡萄园负责人俞本奎介绍说,尽管保温棚先期投资大一些,但葡萄能提前上市卖个好价钱,同时,又能同其它葡萄园错峰上市,避免相互竞争,抢市场打价格战。据了解,葡萄上市高峰的价格要比提前上市下降30%左右。在金禾葡萄园记者了解到,尽管种植面积只有50亩,但他们也另辟销售渠道,主要销往附近的生产企业,销售也不成问题,而且每亩纯收入达6000元左右。

做足小小葡萄大文章

如何让葡萄做出大文章?记者在采访中感触很深。柏林葡萄、连标葡萄分别与上海市葡萄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对葡萄品种进行改良,连标葡萄还种植出“富硒葡萄”,不但提升了葡萄的品质,而且收获效益和市场的双丰收。由此可见,产学研合作不仅是工业企业的事,农副产品的种植生产也可走产学研合作之路,让传统农业脱胎换骨。再者,连标葡萄不但不愁市场销售,而且还能卖出好价钱,主要得益于品牌和企业文化的打造,品牌、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竞争力和内生动力,企业因品牌发展壮大,因文化而更具内涵和魅力。正如曹连标所说,“没有品牌和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

目前,我市从事葡萄种植的经营者,部分还是局限于传统的葡萄种植,没有在品种改良、品牌打造、企业文化、产业化经营上做些文章,最终导致葡萄销售难。

要让小葡萄做出大文章,除经营者要有创新意识之外,政府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扶上马送一程,让葡萄种植从传统走向现代,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使丰产不丰收的悲剧成为历史。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