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红围巾”情暖邮城

2014-08-10 00:00:00    作者:韩粉琴 夏慧    来源:今日高邮

——我市“红围巾”志愿者真情服务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纪实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人到中老年却遭遇独子夭折之痛,情感备受煎熬,精神无所寄托,养老面临窘境。

面对这一社会特殊人群,我市成立“红围巾”志愿者组织,以真心为“线”,编织充满浓浓亲情的“爱的围巾”,让全市370户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走出阴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问题倒逼,“红围巾”志愿者在困境中诞生

高邮是全国、全省计划生育先进市(县),自上世纪计生国策实施以来,高邮少生了50多万人,为国家富强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计划生育家庭由于子女伤残或死亡而陷入了困境。

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市人口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胡朝霞走进家住南海社区70多岁的李朝凤老人家中。10多年前,李朝凤的独生女儿因车祸去世,几年前老伴又因病去世,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使老人的身体越来越虚弱。

失去父母的孩子可以长大,失去孩子的父母怎么活下去?胡朝霞忍不住落泪,她主动与李朝凤结对,像“乖女儿”一样勤看望、多问候、做实事,温暖一颗孤独的心。

不久,在市人口计生委召开的一次计生助理和机关全体人员会议上,胡朝霞讲起李朝凤老人的故事时,会场内鸦雀无声,全体计生人陷入了沉思。经常与计生人口打交道,他们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像李朝凤这样的失独家庭老人的身心巨痛和老无所依的绝望。

“我们要为他们实实在在做点事情”,抱着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从2009年5月开始,市人口计生委市乡村三级计生工作者与全市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老人陆续结对,肩负起“社会儿女”的责任。

她们戴着红围巾,定期上门陪失独家庭老人聊天,为老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像春风、像火苗,融化一颗颗曾经冰封的心,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红围巾”志愿者。

2013年2月,市志愿者协会“红围巾”分会正式成立。目前,“红围巾”志愿者已发展到565名,其中党员429名,除了市乡村三级计生工作人员,从市领导到大学生村官、女企业家、女教师、女医生,社会各界人士都纷纷主动加入“红围巾”。

“红围巾”志愿者走访吕友山、凌生桂夫妇。范习岭 摄

 

实事帮办,生活关怀,特困家庭重燃生活之火

在周山镇吴堡村卢其宝家中,记者看到两间新瓦房约40多平方米,一间是客厅,中堂上挂着一副“计划生育好 政府帮养老”的对联,另一间是卧室,床头还贴着“红围巾志愿者”联系电话;还辟出一小部分作厨房和洗手间,方便日常生活。

这样的家,卢其宝是做梦都不曾想到的!就在一年前,他还住在一间上世纪60年代初期用土坯和稻草砌的20多平方米的危房里,四处漏风漏雨。

今年80岁的卢其宝,一生坎坷,独生子4岁时溺水而亡,随后妻子因病去世,他一直独居在自家老屋中。镇村干部劝老人搬进敬老院居住,但老人一直舍不得离开本庄。

2013年8月,胡朝霞在下村走访中看到这一情况后,决心为老人重建房屋。

当时旧屋拆下来的材料仅卖了110元。为了筹措建房资金,胡朝霞从市人口公益金中申请了部分补助,向市光彩事业促进会争取了6000元钱。镇政府分管负责人和计生工作人员出面买建材、找瓦木工,主动义务做杂工,镇计生助理杨正华那段时间顶着盛夏39℃高温来回奔波不下50趟。新屋建好后,“红围巾”志愿者还为老卢添置了家具、电器、被褥等生活日用品。

当年11月,细心的胡朝霞再次回访老人,并送上一部新手机,嘱咐老人:“镇计生助理和市计生委办公室主任的手机号码都存在手机里面了,你有事直接打电话。”

卢其宝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是好。在一堆看热闹的人群中,邻居李恒英由衷地夸赞:“感谢‘红围巾’,感谢共产党”!

有调查显示,不少失独家庭老人由于长期哀痛而疾病缠身,生活窘困。我市“红围巾”志愿者把生活照料、生产帮扶、脱贫解困列入首要事项。

三垛镇春生村的徐生友今年70岁,30多年前孩子病亡,妻子梁恒英想念孩子过度得了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老徐种地打短工,日子过得极度艰难。2009年春天,镇计生助理席锦和村计生专干陈连英与老徐家结对后,坚持每周两次上门看望老人,陪他们聊天,帮助打扫卫生、干农活等。2012年,老徐终于还清债务。去年底,看到徐生友住的房子不仅破落,而且墙面都倾斜二三十度了,这样的房子怎么御寒风挡雨雪?席锦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积极奔走,一边向计生委争取专项救助资金,一边向镇党委政府反映情况,很快筹齐建房资金。正当大家欢天喜地建新房时,梁恒英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住进医院,席锦和陈连英一边忙翻建新房,一边轮流到医院照料梁恒英。今年2月中旬,梁恒英出院回家,看到昔日的破茅屋变成新瓦房,她和丈夫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卸甲镇恒丰村的刘士海、陈庆年夫妇今年都是60岁左右,2002年他们的独子因车祸身亡,老两口过度悲伤,都身患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家中一贫如洗。2013年3月,村副主任兼计生专干仇生琴与刘士海夫妇结对帮扶。一次,刘士海说,他前年开荒种了两亩葡萄以增加家中收入,但长得不好,不知什么原因。仇生琴记在心头,当天就到葡萄大户施道宝家中说明情况,第二天施道宝主动来到刘士海田头传授技术。去年葡萄喜获丰收,乐得刘士海整天合不拢嘴。去年恒丰村还帮助刘士海申请了低保,大部分医药费可报销,减轻家中负担。村支书姚永志将陈庆年招进他家的康乐制衣厂做辅工,陈庆年第一个月就领到1900元。老两口开心地说:“我家终于能过上正常人的日子了!”

“红围巾”常回家看看,笑容重新回到失独老人脸上

走进高邮镇琵琶社区60多岁的吕友山、凌生桂夫妇家中,房屋虽不豪华,但收拾得干干净净,新做的吊顶、光洁的地砖、雪白的墙面,更让人忘不了的是老两口整洁的衣装和满足的笑容。

曾经,吕友山、凌生桂以为他们再也不会笑了。16年前,他们的独生子已经上高中了,却突然因脊髓病变、全身瘫痪,夫妇俩砸锅卖铁、欠下30多万元的债务,还是没能治好孩子的病。2004年,儿子走了,夫妇俩的精神支柱倒塌了,生活失去方向。

正当夫妇俩一筹莫展之际,市人口计生委政策法规科科长沈文凤、科技科科长周梅春主动找上门做他们的“社会儿女”。她俩三天两头就上门和老两口唠唠嗑、拉拉家常,说说社会上的趣闻,还不时带些东西给他们。

渐渐地,吕友山夫妇从失子之痛中慢慢走出,吕友山外出打零工挣钱,凌生桂在家操持家务揽点零活。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他们家的30多万元债务仅剩1万多元。“是两个孩子给我们盼头,让我们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和还债的信心。”凌生桂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

在很多父母的眼里,孩子一直是家庭生活的全部理由与希望。而如果一场变故,使这样的理由与希望骤然化为乌有,会是怎样一种打击?这种打击,显现在身体上,更显现在精神上。“红围巾”志愿者将精神抚慰摆上重要位置——常回家看看。

临泽镇陈甸村的王巧英,今年74岁,家中的独子大学毕业后在徐州报社工作,不幸于1998年煤气中毒死亡,5年前丈夫也因病去世,2011年9月王巧英搬进镇上的敬老院。当年重阳节,镇计生助理胡景秀拎着牛奶、蛋糕等,走进敬老院和老人结对。当时的王巧英,目光呆滞、头发乱蓬蓬的,连说话的力气都不足。胡景秀内心深受震撼,她不由自主地说:“你做我的干妈妈吧。”从那之后,胡景秀经常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周末还将老人接到家中团聚。

王巧英慢慢地也将胡景秀当亲女儿看待,对胡景秀越来越依赖,整天“我家秀啊”不离口。一次王巧英感冒发烧了,胡景秀立即坐车赶到敬老院,坐到老人床边,轻轻地喊了一声:“干妈妈。”老人突然睁开眼,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扎进胡景秀的怀里,说:“秀啊,我想你啊!”

菱塘回族乡的龙小英今年79岁,曾经有一儿一女,儿子4岁时因病死亡,女儿在1991年自杀身亡,丈夫在1996年去世,女儿去世时留下两个孩子。后来龙小英就和女婿、孙辈生活在一起。2012年,乡计生干部陆海英主动与龙小英结对,经常上门和老人谈心,老人有知心话也愿意讲给陆海英听。菱塘有个习俗,女儿每年都要给母亲过生日、送礼物,以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陆海英感觉到老人想女儿的心思,便说:“我要像你亲女儿一样,给你送生日礼物。”去年农历10月26日上午9点多钟,陆海英一进门,就将生日蛋糕、新买的鞋袜放在桌上展示给老人看。龙小英突然像个孩子似的哭了,还边哭边说:“25年啦,我想女儿送这个礼物25年啦!”

……

看着一户户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的老人走出情感的伤痛,重拾生活的信念,“红围巾”志愿者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落实长效机制,“红围巾”接力传递孝心和温暖

“红围巾”志愿者活跃在城乡各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市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出台了《关于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养老帮扶“红围巾夕阳关怀暖心工程”的实施意见》,市人口计生委则印发了《“红围巾”夕阳关怀志愿者行动实施方案》,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计生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长效帮扶机制,为进一步做好做响做久“红围巾”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失独家庭养老帮扶工作已经纳入高邮市委、市政府“民生一号”文件,实施四大“暖心工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近期这项工作又被列入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即知即改重点事项。

——出台养老帮扶“暖心政策”。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的65岁以上老人,实施养老帮扶,入住服务机构的,减免10%入住费用;居家养老的,每年给予一定补助,同时,提高住院补偿标准,优先享受政府购买服务。

——建立“暖心养老服务中心”。利用敬老院阵地建立“暖心养老服务中心”,无条件免费提供政府养老服务,在居住、生活条件上适当提高标准。对住房条件困难、又不愿入住敬老院的,帮助进行危房改造。

——开展“红围巾·暖心行动”。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生产帮扶、精神慰藉、文化娱乐、脱贫解困、健康守护等服务。

——建立人口公益“暖心基金”。通过市财政、市慈善总会每年安排30万元资金,建立“暖心基金”,专项用于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

此外,“红围巾”志愿团队还推出每月一主题的服务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上门服务,组织集中服务行动日,制定“月联系”服务制度,按一户一档建立服务档案。下一步,“红围巾”将在卫生系统招募志愿者,为计生特困家庭找“家庭医生”,为他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红围巾”感动邮城,爱心在接力传递。车逻镇8名女企业家主动加入“红围巾”志愿者队伍,积极捐款到“暖心基金”,在春节前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添置了一批家用电器,改善困难家庭的生活条件。市恒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主动和“红围巾”志愿者协会联系,定期派人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打扫卫生、亲情陪伴……

胡朝霞表示,“红围巾”志愿者协会将积极探索全方位、多层次关心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人养老服务的新途径,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盼、老有所乐,让“红围巾”能够永久温暖高邮这座大爱之城。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