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如何让高邮大米品牌响起来

2014-09-09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地产大米晶莹剔透、浓香适口、回味甘醇,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记者在各超市采访中发现,我市生产的大米除“双兔”米以处,却很难再见到其它品牌大米的踪迹。外地许多品牌大米在高邮城乡市场卖得红红火火。究其原因是本地大米缺乏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资源优势难以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小富即安

加工企业各自为政

我市加工生产的大米,质量可以同国内同类优质产品相媲美,而且我市拥有一批大米加工企业。以临泽镇周巷大米为例,本地就有大米加工企业16家,但这些企业大多各自为政,在正常经营性支出以外,每年赚几十万至上百万利润就很满足了,对品牌的打造、企业的做大做强缺乏积极性和动力。据了解,建立一个小型稻米加工厂只需投资十几万元,但大多只能加工生产一些中低档米,技术含量不高,加工生产的利润率一般在3%左右,真正能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能把大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的企业不多。一位大米加工企业负责人坦诚地说,一年能赚几十万就很满足了,技术创新、品牌打造不是我们这些“作坊”式企业所想的事。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我市除“万嘉”米业、“双兔”米业、“马棚湾有机大米”等企业设有研发机构外,其它大米加工企业均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其原因主要是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因为受小富即安思想的影响,许多企业只重视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忽视品牌内涵与产品质量,最终导致高邮大米“叫好不叫卖”。

整合资源

打造“高邮大米”品牌

高邮土壤肥沃,环境优良,是国家优质稻米产业带,而且加工企业多,产业基础好,具有打造高邮大米品牌的实力和优势。近年来,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如何打造高邮农业品牌经济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意见,呼吁整合资源,合力打造“高邮大米”。记者在本地许多大型超市采访时发现,只有“双兔”大米登上了“大雅之堂”,有些本地产大米只能作为“散装大米”出售,而价格只有“品牌”大米的三分之二左右。

如何打造农业品牌经济,让高邮大米品牌响起来?业内人士认为,我市稻米加工企业必须彻底摒弃小富即安的思想,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形成合力,抱团出击,共同珍惜高邮大米这一优势资源,以整体眼光和集体力量打造区域品牌。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稻米加工企业进一步增强品牌创建意识,做到扶上马、送一程。积极探索“协会+商标+农户(加工企业)”的发展模式,推行高邮大米包装标准化、系列化,统一使用“高邮大米协会推荐产品”、“高邮大米”标志,让那些从事大米生产经营的企业(农户)加入到现代农业产业化中来,真正实现以品牌商标带动大米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此外,对统一使用“高邮大米”标志的稻米加工企业设立准入门槛,切忌以次充好、鱼目混珠、自损品牌,通过行业自律促品牌建设。

拓展市场

让品牌活力无限

我市也曾经有过“珠光”、“邮宝”等商标品牌大米,它们不仅字号名称好,而且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由于放松对品牌的提升、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些品牌大米现在几乎在市场上看不到了。而“双兔”“万嘉”“马棚湾有机大米”等品牌大米注重品牌的提升和保护,致力于市场的开拓与营销,市场销售既叫卖又叫好,品牌价值得到极大提升。尤其是后起之秀“马棚湾有机大米”,不但实现生态无公害种植,而且精心打造呵护自创的品牌,在品牌推广、生态种植、市场维护、品质提升等方面都建立起一整套的培育机制,“马棚湾有机大米”还顺利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真正实现了生产标准化、市场品牌化、品质有机化的目标。

要让品牌经济活力无限,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市场。首先,我们要加大对“高邮大米”品牌的宣传力度,通过自建高邮大米网站、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推介高邮大米,以提升高邮大米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此外,让本地大米进大型超市是推介、销售高邮大米一个较好的方式,尽管大米和所有的商品一样,进入超市需要缴纳“条形码”门槛费,但一次投入会带来终身受益,既能提升“高邮大米”的知名度,扩大销售量,又能卖出好价钱。因此,我们的企业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舍不得投入;政府部门在积极引导的同时,更要加大扶持、奖励力度,谁家生产的大米进入了大型超市,政府就给予一定的奖励,让“高邮大米”卖得更远、卖得更俏,品牌更具活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