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6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电工出生的晏振洲是个肯钻研的人。起初,他利用自己的专长钻研太阳能热水器的组装,办起了太阳能生产加工企业,并获得船用太阳能、防水太阳能、双胆光电两用太阳能等多项专利,企业产品市场行情十分看好。然而,生产经营热水器10多年的晏振洲却惊人地跨界了,开始养鸡、种田、养鱼、植树、养蚯蚓……对农业一无所知的他再次展现出肯钻研的本色,誓在农业的广袤天地里大展拳脚——
“涉足农业,还是源于太阳能。”晏振洲这样解释他跨界的缘由。
生产经营太阳能热水器已经10多年的晏振洲,对太阳能这种可持续利用的绿色能源颇有研究。通过研究,他发现,沼气与太阳能一样,也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是其要通过动物的排泄物与农作物秸秆等发酵而获得。为此,晏振洲慎重考虑决定:养鸡以获得动物排泄物,承包土地种植水稻和小麦以此获得农作物秸秆。
当这一美好的蓝图在晏振洲心中勾画完成之后,他立即双管齐下付诸行动。2003年,晏振洲一方面成立润湖家庭农场,流转高邮镇湖滨村约270亩土地从事水稻等农作物种植;另一方面,开始着手养鸡。经过广泛市场调研,晏振洲首先锁定饲养产绿壳蛋的鸡。于是,他以4.8元/只的价格从扬州家禽研究所买来了1100只的苗鸡。这1100只小鸡成长的过程没出什么岔子,还算顺利。这并非是晏振洲的运气好,而是归功于他的好学习、肯钻研。记者在他办公室的书橱里看到满满一书橱养鸡方面的书籍。“我都是一边啃书一边运用,一些书本上没见过的难题,就直接到网上查阅。”晏振洲介绍说。
在学习中,晏振洲得知江西的乌黑鸡从毛到骨全是黑的,肉质好、营养价值高,产的鸡蛋还是绿壳的,附加值高。得知这一信息后,晏振洲决定饲养江西的乌黑鸡。今年春天,他从江西一家养鸡厂订购了1000只乌黑鸡种蛋回来自行孵化。对于晏振洲的这种大胆行为,家人十分不理解,认为他不懂得孵化技术怎能盲目地干?家人的担忧让晏振洲用行动化解掉了。其实他早已查阅了很多书籍,并且到我市一些炕坊进行取经,还购买了孵化机,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将之动手进行了改装。“你就不怕这些鸡蛋孵不出来或者孵化率很低?”“怕肯定是怕,但是不尝试就永远不会成功,我下决心养鸡就一定要学会孵化,这样才能降低养殖成本。”晏振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他从扬州家禽研究所购买的鸡苗是4.8元/只,而乌黑鸡的种蛋仅有1.2元/只,如果算上孵化的成本和未能孵出小鸡的鸡蛋成本,每只苗鸡的成本最多也就3元/只,肯定比买苗鸡划算得多。
尝试的结果让晏振洲十分惊喜,因为孵化率高达70%。“说实在的,我当时很兴奋!”晏振洲说,但是兴奋的心情伴随着小鸡的逐渐成长而渐渐淡化。4日上午,记者来到晏振洲位于城南经济新区的养鸡场,他领着记者直上办公楼的三楼,原来他的“宝贝们”全住在这里。一楼、二楼是办公区,三楼则是鸡舍,人与鸡共处一楼记者还是头一回见。只见数百只一溜黑毛的乌黑鸡在鸡舍里吃食、嬉戏,见到有“客人”来,它们全部伸长了脖子翘首以盼。“你没有发现这些鸡有什么特性?”“好像全部是公鸡。”“对了!”晏振洲笑着说,这就是我初次尝试的遗憾,但是不管怎样,我已经掌握了一些孵化技术,有利于明年再试。
记者在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乌黑鸡时,闻到鸡舍里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氨气味,而没什么臭味。“我使用的是发酵床养殖技术,所以异味较少。”晏振洲介绍,发酵床技术就是在鸡舍的地面上铺上一层厚厚的垫料,垫料是木屑或者秸秆粉碎物中掺杂活性菌构成的,用于分解鸡的粪便,使得粪便不需要清理。“这些鸡自从今年5月1日住进来,粪便到现在都未清理过。”
“为何将这些鸡饲养在楼上?”对此,晏振洲表示纯属无奈。2006年,他在城南经济新区征地近10亩,砌的厂房一部分用作自生产,一部分用于出租,厂区内无处可建鸡舍。于是晏振洲决定将办公楼的三楼改成鸡舍。既然人与鸡要共处一楼,就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减小鸡粪散发的臭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晏振洲决定试一试当下比较流行的发酵床养殖技术。这个养殖方法还真奏效,现在用于办公的一楼二楼基本闻不到异味,只有走进三楼的鸡舍,才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氨气味。
这边养鸡还没上正轨,晏振洲又开始“折腾”了,他又盘算着养殖蚯蚓。这个信息被市农委负责招商的杨大忠捕捉到了。在他的引荐下,晏振洲将蚯蚓养殖投放在马棚镇东湖村。去年底,他在马棚镇东湖村流转了300亩土地,其中180亩用于养殖蚯蚓,80亩养鱼,其它用于种植果树。据了解,已经订购的180亩蚯蚓苗即将投放到经过发酵的田块里。晏振洲透露,蚯蚓是家禽养殖、淡水鱼养殖饲料的动物性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同时其排泄物是植物的肥料,这样就可以降低其他养殖业和种植业方面的生产成本,保证家禽、麦稻以及果品的品质。”
“涉足了农业,才发现农业的天地里大有作为!”如今的晏振洲算得上是一个正宗的农民,喂鸡、施肥、田间管理等农活许多都亲力亲为,经常骑着电动车穿梭在田间小路上,皮肤晒黑了,双手粗燥了,穿着朴素了……44岁的晏振洲坦言,一切还在探索,可能离真正出效益的那一天还很长,但是他会一直坚持走下去,相信自己发展沼气再生清洁能源梦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