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水乡筑梦人

2014-09-23 00:00:00    作者:韩粉琴 夏林锋 管玮玮    来源:今日高邮

——记全国优秀教师、第五届“高邮好人”提名奖获得者谢颖

七千条河流织成网,八千亩芦苇青纱帐。在水乡临泽这片净土上,有这样一位“筑梦人”,她以做一名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老师,关爱学生、爱岗敬业的老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老师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守望乡村田园,守护留守儿童,7000多个日日夜夜,孜孜不倦。她就是谢颖——一位来自临泽初中的平凡乡村女教师。九月,她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第五届“高邮好人”提名奖等荣誉。

 

做一名学习者:“学高为师始终是我的信念”

1995年,从扬州教育学院毕业的谢颖回到家乡,成为了临泽初中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临泽地处我市最东北,距离遥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在这里,一名乡村教师想要快速地成长是何其难。

为了使自己的课堂精彩,为了让孩子喜欢听自己的课,谢颖埋头苦读,从名师身上汲取养分,教学类报刊杂志是她必不可少的随身之物。在书海里,她拜读了于漪,走进了钱梦龙,结识了魏书生……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折服着谢颖,也让她不断充实,不断完善。

学校组织的公开课程、校外领导专家来校听课,谢颖常常主动请缨上公开课,广泛汲取大家的意见。有时候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谢颖在家里把自己的爱人和小孩当做学生进行提前“预演”,然后请家人提意见。

慢慢地,谢颖的语文课成为临泽初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然而谢颖并不满足,她说:“学高为师是我一直秉承的信念。你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从1998年起,谢颖在扬州大学开始了教育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并于2000年顺利毕业;2006年,她又开始攻读扬州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并在2009年毕业。

“她不知道逛街,一有空就待在学校图书室研读各种专业书籍,晚上回家基本不看电视,而是学习到深夜。去年女儿读高三,她每天带晚坐公交车进城照顾孩子,一大早坐车回来上班,她甚至会利用坐车的那一点点时间用手机上网写教案或查阅相关资料,她的这份对知识的渴求和好学的精神很让我们佩服。”曾和谢颖搭档多年的数学老师朱晓芳说。

杨海霞201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临泽初中教语文,说起自己的结对老师,她极为佩服:“谢老师是我见过的最勤奋的人,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学霸级的人物啊,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看名师讲课片段,工作后我发现,谢老师就是那种名师级别的。”

虽然扎根乡村,但勤奋好学的谢颖近年来已有几十篇论文在省、扬州市和我市获奖,2010年她还被评为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2013年被评为扬州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做一名班主任:“让留守儿童能得到更多关爱”

除了教学之外,班主任也是一直伴随谢颖的一个重要角色,每学年她都坚持结对帮扶一名留守儿童。

小平是谢颖帮扶过的一名留守儿童。小平的父亲在车祸中不幸身亡,母亲因为家庭贫穷也回了贵州老家,年仅十多岁的小平和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得知情况后,谢颖主动找孩子谈心,邀请孩子担任语文课代表。谢颖发现,小平中午在外面代伙,早晚饭经常没有着落,她便时常送些零食、水果和晚饭券给小平。小平脸皮薄、自尊心强不愿意接受,谢颖耐心地做他的工作,“我们都姓谢,五百年前还是一家人呢,再说语文课代表是老师的好助手,老师请你吃点东西也是对你的肯定啊。”小平愉快地接受了。后来,谢颖经常帮小平买点吃的,天冷时添置几件衣服,这一帮就是三年。在谢颖的帮助下,小平内心逐渐阳光起来,也顺利考上了高中。“看着孩子吃饱穿暖了,我也就踏实了。”谢颖说道。

由于对小平的特别关爱,班里其他学生有所“不满”,谢颖告诉他们,小平每天帮他们拿作业,帮老师很多忙,这是他劳动所得。学生嚷嚷道:“早知道这样,我也做语文课代表了。”谢颖私下告诉学生,让小平做课代表,帮老师做事情,是要维护他的自尊心,让他树立自信。学生们也理解了她的良苦用心,进而在全班也掀起了互帮互学的热潮。

在农村学校,像小平这样的学生很多,谢颖就像慈母一样,时刻关心着这些缺爱的留守儿童。“从教20年来,我把每一届教过的学生,曾经发生过的感人之事以及自己的心灵感悟都记录下来,然后汇编成册,到目前为止,已经记了三四十篇。”谢颖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自己能从中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因材施教。

师恩母爱润幼苗。近年来,谢颖先后被评为扬州市第二届“十佳百优”班主任、扬州市“十佳师德”标兵、“扬州最美乡村女教师”。

做一名心理咨询师:“让每个孩子心里都充满阳光”

2009年,谢颖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占比高达66%,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如今大部分农村学校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谢颖在读研老师的启发下,毅然报考心理咨询师,并通过近两年的潜心苦读,以高分拿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不久,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阳光小屋”心理访谈室在临泽初中设立,谢颖利用这间心理访谈室定时、定期为学生做各种心理辅导。这个心理访谈室也是我市农村学校中的首家心理访谈室。

有一年开学,谢颖到某班级上第一堂课,发现一个叫圆圆的女孩在上课时非常拘谨,从来不会笑,她意识到这名学生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于是在课后与这名女孩曾经的班主任进行交流,得知圆圆原来是一名留守儿童,因为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心,所以时常害怕自己会失去这份仅有的家庭关爱。“她是一名乖巧得令人心疼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她总是谨言慎行,生怕因为自己的一时犯错会惹大人不开心,进而遭遗弃,所以生活得很压抑。”谢颖说。为了让这个女孩走出心理“魔障”,细心的谢颖一边与其父母联系,希望通过父母更多的关爱之情来弥补圆圆内心对亲情的渴望,另一边通过心理辅导的一些专业技巧,巧妙地帮助圆圆进行心理治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谢颖的关心和帮助下,圆圆变得越来越开朗,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还有一次,谢颖发现班里有名叫小强的学生,一上课嘴里就会发出类似吹口哨的声响,一开始她很恼火,以为小强在故意发出声响破坏课堂秩序,便想单独好好教育一下这个孩子。但经过几次耐心的观察之后,谢颖发现了这个孩子“吹口哨”背后的原因。“他是一个老实且胆子特别小的孩子,只要一上课,心里就会紧张,呼吸跟着加重,然后喉咙便会发出如吹口哨一样的声音,也因为这个,小强在学校没少被其他老师批评过。”了解到小强这一“怪疾”后,谢颖和他进行深入的心灵交流,并借助各种辅助心理治疗器具,对其进行治疗。平常上课时,谢颖更是寻找一切机会,给予小强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他一点点克服心理障碍。慢慢地,小强上课时“吹口哨”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对此,孩子的奶奶逢人便夸:“多亏了谢老师,让我家小强终于像正常孩子一样上课了。”

学校里,曾有一名叫小华的女生,因与同学关系紧张导致自卑感很强,心理脆弱,谢颖便找她谈心。“我想认真读书,可成绩却总是不理想,奶奶经常责备我。我想和同学好好相处,但她们都不喜欢我。”在谢颖的“阳光小屋”里,这名极度悲伤的小女孩向谢颖透露了自己的心声。谢颖一次次认真、细致地开导小华如何与别的学生和睦相处、如何正确认识努力与成绩之间的关系,让小华成为了一名阳光女孩。

目前,谢颖已成为镇妇联“爱心家园”的成员、市计生委“呵护青苹果”和市文明办“萤火虫行动”的心理志愿者,不定期到本市其他学校给留守儿童做心理辅导,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

“曾有人劝我利用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特长,到网上为别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每小时可获300元报酬。我拒绝了,我觉得自己当初学习心理学,目的就是为了身边这群可爱的农村孩子,只有他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我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最大的幸福。”谢颖说。

做一名筑梦人:“守望乡村快乐前行”

谢颖的女儿去年上高三,按理正是需要家长陪在身边的重要时刻,然而谢颖却因为放不下自己的工作,只能选择在没有晚自习的时间,连夜抽空回城看一眼女儿,第二天一大早再匆忙赶回学校;平常城区父女俩住的家里,因为没有女主人的料理,积满灰尘,她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有时候我们看到她这样城里乡下两头跑,又因为放不下学生而委屈家人的做法,我们都很感动,她的敬业和牺牲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农村老师学习。”谢颖的同事圣红星这样说。

做一名筑梦人,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与坚守。这几年,谢颖的丈夫从临泽调到三垛,女儿在邮中读书,她也想全家团聚,也想多照顾女儿,但却多次放弃双选进城的机会。她深情地说:“在我眼里,农村孩子更需要优秀教师,我舍不得我的家人,但我更舍不得这些可爱的孩子。”

台湾作家三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至少拥有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都是流浪。”农村这片教育园地已成为谢颖心灵的栖息地,为了乡村教育,她愿在这里挥洒汗水、奉献青春,让农村儿童能像城里孩子一样感受世界的精彩。

岁月更迭、韶华易逝,转眼从教20年,作为一名筑梦人,谢颖守望乡村,快乐前行,享受一路风景,收获一路果实。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