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0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陈先生最近很苦恼:已经成家立业近30岁的儿子做什么工作好呢?陈先生本人创业很成功,家庭年收入不菲。但是,3年前就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拿着他的钱四处创业,屡创屡败,至今还没有正式就业。陈先生告诉记者,儿子两次创业失败后家里损失100多万。他也没有责怪儿子,只希望他找份正经的工作干干,要不然整个人就“散掉”了。但是儿子就是不听,在家当起了全职“啃老”族。
如今,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好的工作,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的人大有人在。有的甚至结婚生子后,仍在父母家中蹭吃蹭喝。面对被“啃老”,条件好的父母心甘情愿,坦然接受孩子“啃老”。但是更多的父母却是在无奈中接受了被“啃老”的现实。面对日益年迈的父母,年轻一代为什么要选择“啃老”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工作难找怕吃苦
2013年7月,20岁的小丽从某卫校毕业。为了让小丽早点有一份工作就业,父母到处托人找关系,终于让小丽在市区一家医院当上了护士。可是,还没有干上一个月,小丽就不愿去上班了。父母问及原因,小丽满脸委屈地说,太累了,工资那么少,晚上还要上班,一点意思也没有。看着宝贝女儿难受的样子,父母也不忍心说些什么。
从2013年9月份至今,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小丽一直呆在家里。刚开始时,父母还会尽量满足女儿的要求。女儿说要买电脑,父母很快就花了4000多元为她买了电脑,并装上了宽带;女儿想创业,要购买资料,父母马上出钱。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小丽还是坐在家里,玩游戏、上网购物,没有一点出去找工作的意思。“我们老两口尽管有点工资,但是哪里经受得住女儿长期的折腾。最重要的是,一直呆在家中不适应社会怎么行?”小丽的母亲无奈地说。可女儿就是不愿意出去找工作,还说父母眼光短浅。小丽的父母给记者算了一下,一年以来,他们在女儿身上已经花了三万多块钱。
与小丽不同的是,小磊今年7月从南京某大学毕业后,在南京未找到合适的工作便回到了家乡高邮。由于学的专业比较冷门,他在高邮找工作时也屡屡碰壁,便渐渐失去了信心。现如今,小磊天天窝在家里抽烟、玩电脑,也不愿再出去找工作。小磊的母亲告诉记者,现在,除了供他吃喝外,还要给他钱买香烟抽,不给就生闷气,实在没有办法。
据了解,在邮城,尽管像小丽和小磊这样的“啃老”族不是很多,但是他们却最让父母操心。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他们的父母担忧的不仅仅是孩子在消耗他们的钱财,更担心的是孩子眼高手低、害怕吃苦将来无法适应社会、无法立足社会。
依赖父母成习惯
16日是南海社区林女士71岁的生日,这一天她十分伤心。当天她精心准备了丰盛的晚饭,等待儿子、儿媳下班回来吃饭。可儿子、儿媳回来后像往常一样,压根就不知道今天是母亲的小生日。对此,林女士十分伤心。她告诉记者,自己整天为儿子、儿媳烧饭、接送小孩,并经常贴补他们,可是他们竟然连她的生日也记不起。她并不是指望他们买东西孝敬她,只希望他们能说句暖心的话。
林女士的儿子与儿媳工作都比较忙,为了减轻小两口的负担,林女士和老伴主动做好后勤工作,每天忙里忙外,她负责烧饭,老伴则负责接送孙子上学。10多年来,儿子一家几乎天天在林女士这里吃喝。林女士和老伴的退休工资还可以,所以鼓励儿子来家里吃喝,也从不要求他们交一分钱的伙食费,遇到儿子买房、买车以及孙子读书的大事,他们还要资助。林女士坦言,一代盼一代好,现在物价高,孩子们的开销也大,贴补他们就是希望他们的日子能过得更好。
与林女士愿意接受“啃老”不同的是,一些父母则是“被啃老”。今年67岁的殷大爷有一个儿子,儿子结婚近10年来放着装修好的婚房不住出租,天天和他们老两口挤在70多平方的平房里。在一起生活的水电费、伙食费等费用,全部由殷大爷承担,他深感难以维持。除了房子租金外,儿子和儿媳每月还有3000多元的收入,但是他们都只顾自己潇洒,很少拿钱出来贴补家用。尽管房子免费住,生活费还“报销”,但还是达不到儿子、儿媳的要求,家里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殷大爷多次劝说儿子、儿媳回自家居住,他们都置之不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邮城,像林女士和殷大爷儿子这样的人群不在少数,有的是父母溺爱,有的是自身原因;有的父母心甘情愿,有的父母被迫无奈。不管怎样,记者呼吁年轻人,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自己的父母好点,再好点……
“啃老”一族当自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啃老”一族毕竟少数,更多的年轻人面对压力都选择自立自强。今年34岁的朱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通过自己的打拼在邮城买了房子、结了婚,如今也是独立带孩子,尽可能不打扰父母的晚年生活。朱先生坦言,父母将自己养育成人已经不易,成年后再不能让他们操心了。
面对“啃老”现象,社会批评和谴责声是此起彼伏。但不少年轻人表示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工作难找、工资低、房价高、婚配难、社交广……不“啃老”,他们买不起房结不了婚;不“啃老”,不蹭吃蹭喝,他们就都是“月光族”;不“啃老”,他们请不起保姆,孩子就无人照看……
记者以为,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啃老”肯定是不对的。有时候“啃老”甚至跟经济收入的高低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是跟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依赖心理有关,或者说是承受了太多溺爱的结果。一旦孩子形成“啃老心态”,父母再纵容,就会形成一种不良的道德示范,还会影响新家庭的健康发展。所以,家长们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面对人生的风雨;年轻人更应该放弃“啃老”,自立自强,给自己的下一代做好示范。
据了解,目前,有很多地方正在研究如何立法禁止“啃老”,不少市民对此表示赞许。“以前老年人把子女告上法庭,除非是受到了人身伤害,如果光是向父母要钱,法院一般也很难断案。如果有了法律,禁止‘啃老’就有法可依了。”今年57岁的市民夏中晖认为,立法禁止“啃老”将会对“啃老族”产生一定威慑力,所以相当有必要。“年轻人就应该自立自强!”市民刘国兴说,大多数父母都希望下一代过得比自己更好,但更希望看到下一代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