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2 00:00:00 作者:夏慧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红灯停、绿灯行,各行其道,忍让三分,驾车不抢道……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出行细节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和市民素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守交规横穿马路、对红灯视若无睹等现象依然存在。
司空见惯闯红灯
20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市区文游路与琵琶路交叉路口、盂城路与通湖路交叉路口、海潮路与屏淮路交叉路口等设置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在这些路口,记者注意到,有交巡警执勤时,行人闯红灯现象极为少见;没有交巡警管理时,虽然大部分行人都能做到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但也有一些市民无视红绿灯的存在,横穿马路而过。
上午10点,记者在海潮路与屏淮路交叉路口看到,在交巡警的管理下,非机动车道上的行人按照交通规则有序通行,个别想要闯红灯的市民,被执勤的交巡警及时拦了下来。“由于有人执勤,闯红灯的情况比其他路段要好许多,但也有极个别人会趁我们不注意闯红灯。”现场一位交巡警表示,虽然等绿灯几十秒的时间很短,但对于停车或停步等待的行人来说却很“漫长”,这就是他们闯红灯的“理由”。
12点20分,记者来到盂城路与通湖路交叉路口,只见从路西急急忙忙跑过来两个年轻男女,跑到一半红灯亮起,南北方向的车子开始动起来,两人望着两边的车辆,尴尬地站在马路中央进退两难。
不仅市区,乡镇闯红灯现象则更为普遍。每天上下班乘车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乡镇道路设置的红绿灯只对机动车有效。一位菱塘班公交车司机表示,在乡镇开车需要特别留心,红绿灯对于非机动车或者步行的人等同虚设,特别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期,随时都能碰到闯红灯的行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交通违法借口多
“红灯停、绿灯行”等交通规则人人皆知,在现实中却被抛诸脑后,原因何在?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大部分市民表示,平时基本上都能够遵守交通规则,但偶尔因为有急事赶时间,看到路上没有机动车在行驶,就闯了一下红灯。也有少部分人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路上没有机动车通行,又何必傻傻地停在那等几十秒钟,白白浪费时间。
市民王先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他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电动自行车,有时因为赶时间,在某些小路口看见没有太多机动车,就闯了红灯,但大多时候都能够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有一次,早上送女儿上学快迟到了,为了赶时间就闯了两个红灯。”王先生笑着说,事后,女儿还批评了他。
“有时跟在人流后面走,没有注意是红灯还是绿灯,不小心违反交通规则。”市民冯女士说,前一阵子,中午下班回家,非机动车道上行人特别多,就跟在车流后面走,到了大剧院对面的红绿灯路口,前面的人通过了,自己却被交巡警拦了下来,才发现绿灯已变成红灯。
“基本上是左右两边看看有没有机动车通过,没有就直接骑车过去了,从来不看红绿灯。”送桥镇居民崔小姐表示,在乡镇,日常生活中除了驾驶机动车外,其他时候很少有人主动等十几秒或者几十秒红灯过了再走的。别人都过,自己停那儿等反而会觉得不好意思。
做个文明行路人
针对行人的种种不文明的行为,一些市民认为,应该通过加强管制来规范行人出行。“机动车只要闯红灯就得罚款,如今闯红灯现象少了许多。对行人的违规行为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办法。”市民张先生建议,这样时间长了,大家自然也会多点自律。
“对行人闯红灯行为进行罚款这是一种办法,但不易操作,而且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闯红灯问题。”海潮路与屏淮路交叉路口执勤的交巡警告诉记者,目前,在执勤过程中遇到行人违章的情况时他们现在还是以劝导为主。这位交巡警表示,文明社会的形成,需要每一个人共同努力,要遵守、敬畏规则,养成自觉意识,才能彻底根除陋习。
闯红灯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安全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秩序的公然违反。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交通法规,道路就会更通畅;如果大家都争先恐后,不仅会造成更严重的堵塞,也会给自身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广大市民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自己的文明行为带动周围人,共同营造“以遵守交通法规为荣、以违反交通法规为耻”的浓厚氛围,让文明伴随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