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初冬时节寻找记忆中的“温暖”

2014-11-25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初冬时节,天气渐冷,各种温暖的记忆涌上心头,会怀念一件妈妈编织的毛衣,想拥有一床散发着植物香气的棉被……现在,记者带你寻找那些记忆中的“温暖”。

棉被胎:软软的暖暖的

肩背一把木弓,手提一个木槌,头发衣服上还粘着些棉絮,走街串巷吆喝着:“弹棉花喽……”这大约就是记者儿时对弹棉匠的记忆。如今,专业机器代替了木弓木槌,轰鸣声掩盖了木弓声,邮城街头巷尾这样的人已难寻踪迹。记者近日寻访邮城多家弹棉花店,发现已经无一家手工弹制棉被胎的店面。

在南海中学附近一处仅15平方米的出租房里,54岁的弹棉匠汪家亮和妻子苏永仙正在为顾客翻新棉被胎。只见汪家亮戴着帽子、口罩站在精细弹花机前,将白棉花从蛇皮袋里掏出来平摊在机器前的竹帘上,很快机器将乱乱的棉花“吞”进去又平整地“吐”出来。苏永仙则站在机器的对面,将弹好的棉花胎平移到木板床上,拿着一根木条按在棉花上,来回重复几次,就给棉絮拉好了线。两人拿起磨盘,开始在棉胎上来回轻压、碾磨,动作十分轻柔,半个小时后,一床新的棉被胎便加工好了。

汪家亮从事弹棉花工作已经有30多年,从老家河南来到高邮已有16年了,现在操作的这台精细弹花机是他花3万多块钱购买的,以前的木弓、木槌都快成古董了,这么多年来只用了一次。“以前,我们去村里给人家弹棉花做被胎,往往就在院子里的空地上,用条凳支上门板搭个床就可以加工了,一般弹一床棉被胎要用一天时间。现在有了弹花机,大概35分钟就能搞定一床被胎。”汪家亮解释说,虽然现在加工棉被胎的速度快了不少,但除了弹棉花是用机器外,其他的工序依旧是纯手工。

“弹棉花很辛苦,每天都要与灰尘棉絮打交道,用‘房间吸尘器’来形容我们一点都不夸张。”汪家亮告诉记者,只要在作坊里,他就很少摘下口罩,而无论多高的温度也不能吹电风扇、开空调,因为开电风扇会把棉絮吹得满天飞,开空调会使棉絮飞进空调导致故障,这种辛苦是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承受的。因此,邮城多家弹棉花店的店主均年过半百。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虽然现在做棉胎的人已不像以前那么多,但是很多年长的市民还是认为弹的棉花胎比买的羽绒被、蚕丝被等要环保、耐用、暖和。在蝶园路一弹棉花店门口等着即将做好新棉胎的陈女士告诉记者:“我还是比较喜欢棉被胎,棉被盖起来又厚实又暖和,特别舒服。儿子儿媳给我们买的什么蚕丝被啦鸭绒被啦,我都盖不习惯。”陈女士说,这几年高邮城里的弹棉花店越来越少了,眼看天气渐凉,特意把家里的两床旧棉胎都带过来翻翻新。73岁的杨女士则是带着从乡下买来的新棉花为即将结婚的孙女弹两床8斤重的新棉胎。“这种棉胎厚,给孙女带到新房用,冬天垫在身下舒服暖和。”杨女士要求在棉胎上压双喜的图案,这样再配上红红的被罩,更加喜庆。

据了解,目前天气逐渐转冷,正是弹棉花的旺季,家家弹棉花店生意红火,每天多则可以接到十来单,少则三四单。

手工织毛衣让生活更多彩

20日下午4点多钟,记者在盂城路、蝶园路、玉带园、商品一条街等沿线的几家手工编织行内看到,不少老顾客已经围成一圈“干活”了,边织毛衣边交流,从流行款式到家长里短,十分熟稔,仿若几十年的老朋友在聚会。

“退休在家,孩子又工作了,平时都不怎么回家,除了做家务我还有大把时间需要打发,干脆就到这边来买点毛线织毛衣,也交些朋友。”54岁的薛阿姨告诉记者,如今手工编织成为时尚,自己年轻时也是做编织的一把好手,喜欢帮自己和朋友家的孩子织织毛衣毛裤和手套、袜子,退休后的生活太无聊,干脆“重操旧业”。薛阿姨是在选毛线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这家编织行有一些年纪相仿的人在织毛衣,于是便加入其中。一段时间后,大家都成了朋友,平时除了交流“毛线经”,还拉拉家常,有时候还相约逛街聚餐,交际面宽了,生活也更丰富多彩了。据盂城路上这家店的店主介绍,自己的店里常年有一批人在学织毛衣,只要在店里选购毛线就可以学习自己想要的花样织法,而毛线价格高低不一,全凭顾客自己喜爱。如今,几人围坐在一起,闲聊的同时手指翻飞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景,而到这边来的多数是时间比较充裕的中年“巧妇”,大家相处似亲似友,十分融洽。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正在挑选毛衣款式的许小姐,她一页一页地翻看着店内提供的款式画册,最终敲定一款白色钩花的毛衣。“一件毛衣大约要用6两多线,毛线加上手工费,600多元就搞定一件羊绒衫,蛮划算的。”听了店主一番“精打细算账”,许小姐对以这样的价格买一件量身定做的毛衣感到满意,欣然下单。记者了解到,逛毛线铺已经不再只是巧手妈妈们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定制毛衣的行列,除了颜色、花样选择够多外,最为吸引他们的,莫过于不少款式可以“量身定做”,穿出去也不会遇到“撞衫”的尴尬。据店主介绍,根据毛线、款式的不同,加工费也有高有低,在80元到150元之间,手工编织的费用相对高一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