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我们也有‘家庭医生’了!”

2015-01-09 00:00:00    作者:薛勇 夏慧    来源:今日高邮

“非常感谢家乡实行的乡村医生签约上门服务,使我们这些未能尽孝道的游子安了心”。这是驻河南某部队高邮籍军官朱兆松寄给市卫生局局长胡朝霞的感谢信中的一段肺腑之言。

原来,朱兆松长年在外服役,不能照顾住在龙虬镇年迈多病的父母。2014年,朱兆松的母亲得了脑血栓,让远在外乡的朱兆松更是挂念双亲,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的开展为朱兆松解决了难题。朱兆松的父母与乡村医生周明池签约,周明池坚持每月定期上门体检、指导服药、调整治疗方案,使朱兆松父母的身体情况一直稳定,朱兆松每月都能收到周明池定期发送的关于他父母身体状况的电话或短信,让他得以安心在部队服役。这是我市试点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一个缩影。

何为签约服务

何为签约服务?签约服务的项目有哪些?收费如何?市卫生局疾监科科长任德华介绍说,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即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主要内容,涵盖基本医疗服务,积极拓展农村居民其他健康需求,由乡村医生主动与农村居民代表签订服务协议,让乡村医生与群众形成契约式服务关系。乡村医生按照服务内容,采取进村入户的形式,定期巡诊,为每户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并针对签约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管理方案,为群众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的健康服务。

记者从一份协议书上看到,我市乡村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分基础服务和特需服务,其中的基础服务是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要求提供相应服务,且都是免费的。外设的11类特需服务主要针对一些慢性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对象,如对高血压患者提供血流变检查、开展分级管理;对糖尿病患者则提供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任德华还解释说,11个特需服务包都有核定的收费标准,基本只收成本费用,比医院各单项收费标准要优惠许多。

“签约服务的推行并不顺利,尤其是特需服务的推广,如果没有把政策宣传好,把服务提供好,群众是很难接受的。”谈到试点工作推进时,市卫生局副局长顾永祥如是说。

我市作为劳务输出地区,空巢老人家庭较多,而他们的健康需要时刻关注。虽然卫生部门对相关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但仍有不少农民对相关服务心存疑惑。“世上有这样的好事?是变着法儿收钱吧?”为了打消群众疑虑,市卫生部门制订了非常细致的“菜单”,标明了服务内容、服务次数以及收费价格,并专门印制了《签约服务知识问答》,乡村医生还走村入户为村民答疑解惑。

针对村民最关心的各个特需服务包的收费标准,乡村医生对比常规收费标准,让村民明白钱花哪儿去了。以三级管理的高血压为例,每个月随访一次,一年享受12次检查诊疗,同年还享受一次血脂、肾功能、心电图等多项检查,收费标准100元。这在平时三项检查费用约150元,不仅优惠了50元,而且12次检查相当于免费服务。

三垛镇南丰村卫生室刚开始宣传签约服务时,村民一直观望居多,如何消除群众对签约服务的疑问,获得村民的信任,乡村医生周升自有一套。“我们本身与村民的关系就像亲人一样,交流很方便,当一些村民有意向签订某个特需服务包时,我给他们详细测算每个服务包签约前后的收费比较,大多数服务包总费用比常规收费减少40%以上。多数人‘心动’后,回家一商量,第二天便会变成‘行动’。然后,通过左邻右舍相互之间口口相传,签约也就自然慢慢被村民接受。”周升介绍说,对有些子女在外务工、自己手头比较“紧”的老年人,他还采取先服务后签约的方式,就像商场推行的“先尝后买”一样,服务对象觉得满意,等子女回来同意了就签约,不满意可以放弃,充分尊重大家的选择。

真心服务获点赞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实行4个月以来,主要立足于农村居民实际需要和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以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为导向,着力夯实分级诊疗工作基础,不仅充分发挥了乡村医生的群众基础优势,还增进了村民与村医之间的感情。尤其是对空巢老人的关心,已成为在外务工子女的“定心丸”,他们切身感受到,有了签约服务,家里老人的健康得到了保障,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地在外工作。

汤庄镇京汉村11组村民魏国喜年过70,疾病缠身,先是血压高,后又患上了糖尿病,子女长年在外打工,每年只能回家一两次,老人独居在家,生活多有不便,特别是就医问题。京汉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王开国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与老人签订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协议。2014年9月,魏国喜做完手术后回家休养,王开国主动上门为其测量血压、血糖,换药,并制定康复计划。“有一次夜里突然肚子疼,幸亏联系了王医生,送我去医院。”魏国喜告诉记者,在外打工的儿子得知后,打电话给王医生再三表示感谢。“我觉得有这个签约服务很好,能方便群众,特别是像我这样孤身在家的老人,如果有什么事打个电话给签订服务协议的村医,他就会上门服务,好像有‘家庭医生’一样。”魏国喜笑着说。

“成为‘家庭医生’后,最大的变化在于对患者的服务方式上。从前都是村民来卫生室找我们看病,现在是我们主动上门给村民们看病。而且我们的电话都是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村民的电话咨询。”周山镇双河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晏国春说,自从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工作量比之前增加不少,但村民对村医的理解和满意度有了更大的提升。如以往村民普遍对村卫生室基本药物提供不足多有不满,通过签约服务的开展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与沟通,村民们对他们的工作也多了一份理解和配合。

在实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过程中,市卫生局还结合计生部门开展的“红围巾”活动,特别关注计生特困家庭,将其纳入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增补服务项目,实行免费签约服务。同时,为这些对象设置一级、二级医生,其中,由乡镇卫生院健康服务团队和签约乡村医生作为一级医生,负责该部分家庭的健康咨询、基本医疗、健康指导、健康管理等服务;由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抽选相关医生组成二级医生,方便患有疾病的居民转诊、会诊等。目前,已与312户计生特困家庭签约,并开展了健康管理服务。

随着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深入推进,试点乡镇乡村医生的观念已从单纯提供医疗服务转变为提供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健康管理服务。此外,乡村医生能够逐步掌握服务对象所有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教育服务,有利于从源头上缓解看病就医难题,更好地落实卫生工作方针,受到不少老百姓的好评。据统计,2014年试点的4个乡镇9个试点村,居家村民基础服务包实现了全签约;特需服务包签约1587户,签约率20.76%。

签约服务任重道远

如何更好地推广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充分发挥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的首诊服务功能,已成为卫生部门推进分级诊疗的核心措施之一。顾永祥介绍,签约服务不仅仅是村医在行动,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团队还下沉到村,给签约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援,市级医院参与支持,市、乡、村形成三级联动,“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制度正逐步建立。2015年,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将在全市所有乡镇全面推开,惠及更多百姓。

市卫生局局长胡朝霞表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是构建分级诊疗新秩序、提升群众健康新指数的根基工程,是以“小医生”策应“大医改”的治本之策,任重而道远。市卫生局将持续探索,务实推进,让签约服务不断增进村医和村民的感情,增加社会对卫生的理解,让村卫生室实现服务再转型、质量再提升、群众更满意。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