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9 00:00:00 作者:刚柳 玮玮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叮铃铃……”2月5日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宁静。“已经接近零点了,该不会有什么重要警情吧?”市公安局界首派出所值班民警杨柳带着疑惑迅速拿起值班室电话,只听见电话那头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语气急促:“界首镇龙祥村信号大楼附近有人因为食用腌鱼中毒,现在请求救助,报警电话是136××××××××”。
杨柳听完指令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界首镇龙祥村是有的,但是那里没有一个叫信号大楼的地方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解释道:“刚刚有个口音像中年男子的人打电话报警的,估计是手机信号不好或者食物中毒比较重,报警人没什么力气讲话,只是比较含糊地说了这么一个地方。”
时间就是生命。杨柳赶紧回复道:“你们先继续听报警录音,我们先跟报警人联系一下……”说完,值班民警徐刚、杨柳赶紧朝着龙祥村方向出发,但在路上拨打报警人电话时,却发现手机是停机状态。
“不会是记错报警人电话了吧?”民警又迅速与指挥中心联系核对号码。“电话号码没有错呀。”民警又多次拨打报警人电话,结果仍然是关机。怎么办?电话联系不上,而且报警人姓名、住址含糊不清,万一报警人中毒过重,晕过去就更难找了。这时,指挥中心传来消息:“刚刚经过对报警录音的反复分析,报警人模模糊糊地提到一个叫卢××的名字,但是经过内网查找,发现全省都没有叫这个名字的人”。
排查顿时陷入了僵局。“有了!”民警突然灵光一闪:既然是因为食用腌制品中毒,而且至今没有再报警或者向周围人家求助,估计报警人是独身居住,身边没有任何人提供帮助或者没有有能力帮助他的人,而且既然提到了一个姓卢的名字,那报警人肯定与此人存在某种关系。民警迅速与龙祥村当地的村干、治保主任等人联系,缩小排查范围,让村干、治保主任将排查范围迅速传递给全村各组的组长。不到五分钟,村干回复:符合条件的只有龙祥村王家组的十几户人家。民警立即急速驶向龙祥村王家组。
到王家组后,民警果断决定分成两组,从村头开始逐一排查。在排查到中间一户普通农宅时,民警看到房屋西间内有微弱的灯光,房间内似乎有人在低声痛苦呻吟。民警迅速敲门报明身份,同时通知另一名民警赶到这里来。大概过了一分钟,有一个七八岁大的小女孩打开了家门,眼泪汪汪地说:“警察叔叔,我爸爸肚子疼,在床上起不来了……”
民警随小女孩进入房间内,发现房间西屋的床上有个中年男子躺在被窝内正低声痛苦地呻吟着,赶紧上前询问情况,得知这名男子叫谢某某,就是刚才的报警人。民警随即将其扶上警车,迅速送医救治。经过医生诊断,谢某某为腌制品中亚硝酸盐中毒,幸亏送医及时,才脱离生命危险。
随后,经过进一步了解,民警得知:谢某某在当晚食用了一条可能变质的腌鱼后,腹部突发绞痛。起先他以为没事,便躺在床上休息,不料肚子越来越疼,说话都开始变得困难,就赶紧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求助。“电话提到的卢某某是我的母亲,因为那时我说话已困难,所以表述起来非常含糊,而碰巧手机又在打完电话后欠费停机,所以你们才一直联系不上。”谢某某对民警说,由于家中只有年迈且常年卧床的老母亲和一个只有七岁的女儿,本以为自己这次会无法得到及时救助,没想到民警居然这么快就找到了自己,还将自己送医救治,真的很感谢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