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1 00:00:00 作者:王林山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日前,甘垛镇麻风村的休养员于建和与潘新生代表麻风村全体休养员向市政府送来感谢信和锦旗,感谢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麻风村的休养员向市政府送来感谢信和锦旗
今年正月初五上午,记者驾车前往离邮城20多公里的甘垛镇麻风村,探望那里的休养员。一进村里,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10多幢崭新的红瓦平房,有的家门前还挂着咸鱼咸肉。年近六旬的蒋正奎接待了记者,他受市第二人民医院(原高邮麻风病防治院)委托担任麻风村村长,在这里一干就是13个年头。
进了村庄正好见到一位女休养员在院内点斗香,还默默祝愿。她叫雷金娣,今年69岁,已经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她十几岁便患上了麻风病,在家人都不愿接收的情况下,是党和政府收留了她,及时为她治病,因此她只留下了较轻的残疾。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为表感激之情,雷金娣一早便起来敬香,一是感谢政府多年来对自己的关心,二是祝愿村里人身体健康。
“没有共产党和毛主席,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随后,记者在村里转了转,看到家家门上都贴着春联,特别是每家屋里都挂着毛主席像。在85岁双目失明的陈奶奶家,记者看见70岁左右的于建和正在床头为陈奶奶测量血压。记者曾同于建和打过多次交道,村里人叫他于会计,他是马棚人,12岁小学未毕业就患上麻风病,在这里一住就是40多年。这些年,他通过看医书,并向乡村医生讨教,基本学会了诊治一些小病小痛,全村人都很信任他,现在他还成了卫生护理员。 于建和的妻子原是高邮镇人,后也患上了麻风病,双腿致残。让人高兴的是,于建和家已是三代同堂。
村民们在活动室里娱乐
在村里到处可见自留地,地里的蔬菜长势喜人。虽然这里的人大多有残疾,而且有的还很严重,但是他们都尽一切所能做些事情。今年71岁的陈锡宏介绍说,他自己残疾程度轻微,是村里的“采购员”,也时常担起自留地种植的工作。
村里人的自留地
一位腿部残疾名叫潘新生的休养员见到记者非常高兴地说,过年你还来看我们,我一定要下地采摘一些新鲜蔬菜给你带回家。潘新生将记者带到他的住处,激动地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市长方桂林带队来这里慰问,还进入他的屋里,询问春节怎么过,还有什么困难,并现场打电话解决了他们遇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大病医疗报销问题。
雷金娣正在院内祈福
采访中,记者听到大伙说得最多的就是“共产党好,没有共产党和毛主席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记者从他们的口中得知,现在政府每月给每位麻风休养员460元补助,地方政府每月补助200元,过年过节各级部门还送上“压岁钱”和棉衣棉被及慰问品等。此外,这里住房免费,有线电视费、水费全免,电费也减免,现在生活区有男女浴室,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少数家庭还装了空调等电器。
卫生护理员于建和正在为陈奶奶测量血压
在活动室里,几位老人正在打牌,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了解,高邮麻风村始建于1965年,我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化疗方案,患者服药一个星期后传染的可能性就下降99.9%。1996年,我市实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市麻风村最多有700多人,现在仍居住着40多名麻风休养员。在这里最长寿的活到了95岁,目前最高寿的是30多年前来自兴化市的老病者姚经红,今年已过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