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重拾逝去的记忆

2015-04-15 00:00:00    作者:毛群英/文 陈庆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华中雪枫大学旧址修缮布展中的感人故事

华中雪枫大学成立于1946年4月,是解放战争时期一所军事化的高等学校,设军事、政治、经济、新闻、艺术、战地医疗救护等系科,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兼任华中雪枫大学校长,校址位于我市界首镇太平街87、89号。2011年,华中雪枫大学旧址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7月,经省文物局批准,界首镇多方筹集资金对旧址进行修缮布展,经该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艰辛劳动,将于近期择日对外开放。

1946年7月华中雪枫大学首届组织会议召开,八路军参谋长滕代远和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莅会训示后纪念合影。

 

【一本文集】

再现特殊“母子”珍贵镜头

界首镇党委书记张澍是修缮华中雪枫大学旧址的发起人和总策划,在他的案头,一本《永远的怀念——纪念邱一涵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文集,被他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从中寻找有关界首和华中雪枫大学的章节。他觉得,邱一涵(皖南事变中壮烈牺牲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的夫人)时任华中雪枫大学政治部主任,这本文集应该有她在界首期间工作、生活的印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澍的想法在文集第16页得到了验证。那是时任华中雪枫大学副校长张崇文事后追忆邱一涵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在界首时,我和一涵同住一个院子。我和徐真住在东边,她住西边。她把彭雪枫的遗腹子小枫接在身边,亲自照顾。早在内战时期,袁国平、邱一涵与彭雪枫在红一方面军三军团工作时就结下了深厚友谊。……雪枫1941年至1944年给他爱人林颖的信中多次提到一涵同志……1944年9月,雪枫壮烈殉国……由于林颖在地方工作,无法照顾孩子,一涵把小枫接到身边,像对儿子一样爱护。每天吃过晚饭后,工作再忙,她都要抱抱亲亲小枫,逗他玩一玩。那时小枫只有两岁左右,正摇晃着学步。

这一发现让张澍兴奋不已,他认为这既是战争年代革命友谊的历史见证,也是打造华中雪枫大学旧址的一个闪光点。2014年12月12日,市委市政府将“华中雪枫大学旧址展馆”设计方案征求意见稿呈送给彭小枫将军,请他提出宝贵意见,并热忱邀请他旧地重游。今年3月23日,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张秋红带领宣传部门和界首镇相关人员,专程前往北京拜会彭小枫上将,将旧址修缮完毕并即将开馆的喜讯向老将军进行了汇报。面对第二故乡亲人们的到来,这位和蔼的古稀老人非常开心和激动,他深情地回忆道,我是从母亲口中,得知我和邱阿姨曾经在古镇界首有过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他表示,今年一定抽空到界首看一看。

彭将军还介绍说,全国解放后,邱阿姨曾经担任江苏省首任监委书记纪委书记一职,由于她工作繁忙,没有顾及自己的病情,导致罹患肠癌,手术时已临晚期。邱阿姨在北京治疗期间,他和母亲林颖曾多次去看望她。那时他才10岁出头,虽然邱阿姨已被病魔折磨得憔悴不堪,但看到他们母子俩还是十分开心,抚摸着他的头问长问短。

华中雪枫大学旧址外貌

 

【一张照片】

还原学校旧址真实面貌

2014年4月,界首镇党委政府启动了对华中雪枫大学旧址的修缮保护工作,同时对旧址布展所需的资料及实物收集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

然而在资料方面,该镇苦于手头没有一张与华中雪枫大学有直接关联的图片,成为一件憾事。资料收集组的成员一有时间就坐到电脑前,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多角度搜查,力争不放过任何一条有价值的信息。经资料收集组成员选出的相关资料、图片达百余篇幅,其中不乏一些有价值的图文资料,如邱一涵与彭小枫在彭雪枫墓前、军人露宿街头不扰民等。

华中雪枫大学主体建筑和彭雪枫将军半身铜像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2013年12月30日一位网名叫“农家女”的新浪博主的博客中出现了一张大家一直梦寐以求的、与华中雪枫大学有直接关联的照片。这张照片是1946年7月召开的华中雪枫大学首届组织会议,八路军参谋长滕代远和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莅会训示纪念合影的历史照片。“农家女”的博文大致如下:2013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岁纪念日。在这个难以忘怀的日子,江苏新四军后代分会文工团全体会员怀着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来到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进行慰问演出,奉献出专题晚会《穿越时空的战地歌声》,以此献给毛主席诞辰。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是七十五年前从抗日战场上的新四军中走来的,许多参加演出的会员的父辈曾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前身如抗大四分校、华中雪枫大学等工作、学习过。曾在华中雪枫大学任教育长的吴咏湘将军的女儿吴南萍同志是我们文工团的艺术总监,今年,她像女儿回家一样特别激动,专程带来了一张她父亲当年在雪枫大学和粟裕将军等人合拍的珍贵的历史照片送给学院。

这篇博文提供了这样一条信息:一张弥足珍贵的有关华中雪枫大学的历史照片目前珍藏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2014年11月6日,界首镇资料搜集组成员专程前往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从学院档案库中调取了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在这张照片的上方有两行清晰的文字记载:“华中雪枫大学首届组织会议开幕  滕参谋长暨粟司令莅会训示  一九四六年七月”。这张照片真实地反映了这所军政大学在界首办学期间所得到的重视,照片背景是学校办公场所,门窗沿用了延安窑洞的建筑风格,与遗存旧址完全吻合。如今,这张照片成了展览馆唯一一张能够再现当时华中雪枫大学风貌的历史影像,成为镇馆之宝。

[一场捐赠]

凝结地方百姓鼎力支持

经过界首镇党委政府近一年的精心打造,如今华中雪枫大学旧址已展露芳容。整座展馆由彭雪枫将军半身铜像、主展室、警卫室、办公室、校长室、张崇文将军寝室、邱一涵主任(彭小枫)寝室和当年作为掩护用的临街门面房等部分组成。主展室分为“烽火岁月、古镇奠基”“杰出领导、儒将风范”“优良学风、锻造英才”“风清气正、鱼水情深”四个部分,集中反映了华中雪枫大学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开展军事教学、宣传教育群众的革命历程。

曾在华中雪枫大学任教育长的吴咏湘将军的女儿吴南萍(中)将父亲珍藏的照片赠送给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华中雪枫大学建校距今已有68个年头。界首镇党委政府在修缮布展过程中,为了达到“修旧如旧,情景再现”的目的,布展实物的收集成了一道让大家头疼的难题。为此,界首镇党委政府面向全镇干部群众发出了征集华中雪枫大学纪念馆文物史料的通知,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捐赠相关书籍资料、文件档案、纪念文物等实物和图片。

征集通知发出后,得到了全镇老百姓的积极响应。南大街居民张贞权先后无偿捐出了1张小竹凳、1张雕花椅、1只木质面盆架和1张灯柜;临近华中雪枫大学旧址的曹大场巷居民曹德存、曹德明兄弟俩认为地方政府对旧址打造很有现实教育意义,也非常支持。据曹德存回忆,他的父亲曹进是当地一位有名的老中医,当年就住在华中雪枫大学旧址附近,曾和学校医疗队的队员们一起探讨过用麦麸治疗战士脚气病的问题,而且疗效显著,受到学员和官兵们的欢迎。由于这一特殊的历史情结,他们将家中珍藏多年的老古董悉数捐出,如四方桌、木澡桶、罩子灯、学桌、书架、长条凳、小方桌、小板凳等共达19件,并坚决表示分文不收;永安村党员顾宏林家中有一面巨型红色条幅,上面镶嵌有“共产党万岁”5个金色大字,历经了几十年的时光侵蚀,字迹斑驳模糊,视为心爱之物,这次他也无偿捐献了出来……如今,这些募集到的实物,通过运用当代科技艺术手段,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学习、生活场景,增强了革命传统教育的感染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