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1 00:00:00 作者:夏林锋 严立钦 来源:今日高邮
——2015年“985高校”毕业生来邮驻村实践纪实
“美丽高邮、魅力高邮,千年盂城驿,秀美高邮湖,渔歌唱晚,风景如画……愿这方热土明天更加美好。”5月8日,来自南京大学地科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王烽在与笔者交流时真诚地说,“希望有机会能留下来,在高邮农村广袤的土地上施展才华,实现价值。”
立夏之际,邮城迎来一群年轻人,他们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985高校”,开始为期5天的驻村实践。在邮期间,他们驻村跟班学习、走访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参观城建重点工程……切实感受这座千年古城厚重悠久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建设成果。
来自吉林大学的高宇被安排在高邮镇水部楼社区。“这次驻村实践,给我的感触很深,我走访了一名90多岁的老太太。老太太身体很硬朗,但身边没有子女照顾,很不方便。如果我能留在高邮,一定在关注空巢老人上下功夫,让老年人的晚年不再孤独。”高宇说。中山大学的应届研究生代妍同样也提出了加强社区关怀的想法。她在学校期间一直致力于社会调查、社区调查,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社区组织一个“爱到家”活动,为空巢老人定时定点安排一日三餐,定期组织体检、联欢等活动,把温暖送到老人们的心里。她也由衷希望这个想法能在高邮实现。
本次驻村实践的大学生中,还有一位来自“远方的客人”——毕业于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高金凤。在谈及为什么会选择高邮时,小姑娘表示:“我从小在宁夏农村长大,之所以选择来高邮驻村实践,是因为对农村的感情深厚,而且听说高邮有江苏唯一的回族乡,觉得很亲切,让我能感受到家乡味儿。”高金凤表示如果来邮当村官,希望能够给她提供平台,进行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研究,让自己学有所用。
东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的吉云则是土生土长的高邮人。怀着“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理想和“父母在不远游”的孝义,他立志扎根家乡,在基层扬帆,让自己有所作为、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驻村实践的应届毕业生素质高、有信仰、有理想,都是大学生村官的“好苗子”。我市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为“985工程”高校毕业生开辟了一条“无障碍通道”,免除笔试、面试等环节,直接通过驻村实习、组织考察、双向选择等程序进行选聘,确保留下一批想干事、会干事的优秀人才,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我市始终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广开选贤之路,并将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优秀学子创新创业。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真诚地祝愿这些“985高校”优秀毕业生能早日加入我市大学生村官队伍,为邮城的发展崛起不断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