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7 00:00:00 作者:毛群英 来源:今日高邮
每天早晨七八点钟的光景,一辆轮椅车准时从界首镇杨家街缓缓推出。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沐浴着晨光,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慢行在界首镇大街小巷,成为小镇上一道流动的美丽风景线。
推着轮椅车的是74岁的退休教师王连弟,坐在轮椅车上的是他的老伴、75岁的陆恒珍。8年多来,王连弟悉心照料因脑梗塞而半身偏瘫的老伴,演绎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动人故事,让人敬仰。
老伴曾是家中“顶梁柱”,我欠她太多太多
家住界首镇柏木桥村的陆恒珍曾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她6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从此和父亲相依为命。由于家庭经济实在困难,9岁时陆恒珍被相邻的龙祥村的王连弟父母领养。陆恒珍融入新家后,打猪草、割麦栽秧、洗衣做饭等活计样样来,深受王家人的喜爱。
1959年,从高邮师范毕业的王连弟被分配到该镇利民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陆恒珍也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看着两个青梅竹马的孩子长大成人,乡邻们有意撮合他们,最终一对有情人于1960年喜结连理,并先后生下了3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虽说王连弟有了工作,但当时的工资水平却不高,每月只有17元,远远不够家庭开销。他感慨地对笔者说:“那时,我爱人用她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我欠她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一旁的陆恒珍认真地听着老伴的介绍,脸上露出了憨憨的、甜甜的笑容。
为了挣工分贴补家用,寒风凛冽的冬天,陆恒珍和生产队社员到高邮湖割芦柴,手上满是血泡;烈日炎炎的夏天,远到金湖县的白马湖捞水草,饱受了蚊虫的叮咬。那时候,农村的大小型水利工程特别多,基本上都是人挑肩扛。记得有一次到周巷镇“挑大型”,陆恒珍挑着两个孩子上工地,放在“草窝子”里请炊事员代为看管,而她则和身强力壮的男劳力一起挖土、挑土,巾帼不让须眉,俨然一个“女汉子”。
为了让儿子们成家立业,陆恒珍在农忙之余,又在家门口掼砖坯烧窑,大儿子的5间平房和二儿子的一幢楼房所使用的6万多块青砖,都是她一捧土一捧土掼出来的。王连弟歉疚地说,由于他在学校上班,只能在放学后给妻子做帮手,带晚挑水窨窑砖以及家中的大小事务全仗妻子一个人操持,可苦了她了。
陪着老伴一起慢慢变老,我用余生回报她
2002年,年满60周岁的王连弟离开了心爱的三尺讲台,从界首中心小学教师的岗位上光荣退休。赋闲在家的他看着老伴饱经沧桑的面容,动情地对她说:“老伴啊,这一辈子苦了你累了你啦,好在我现在清闲了,我要好好地报答你,带你出去走走玩玩,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陆恒珍乐呵呵地笑道:“老夫老妻的怎么还说见外的话,有你这份心意,我就心满意足了。”
2007年秋季,一向身体硬朗的陆恒珍说话时突然吐词不清,并伴有头痛、眩晕、流口水等现象。起初,家人以为是小毛病,将她送到地方医院吊了几天水,但仍不见好转。这下家人慌了,赶紧将她送到市人民医院检查、治疗。经医院确诊,陆恒珍得的是脑梗塞,并发高血糖、关节炎,由于病情十分严重,导致半身偏瘫。经过半个月的治疗,主治医师将王连弟拉到一边,悄悄地对他说:“你老伴的病情要想完全康复是不可能的了,现在只能回家配合吃药打针慢慢疗养,如果能好转的话,不但是个奇迹,也是你的造化。”听了医生的留言,看着病床上“植物人”一样躺着的老伴,王连弟躲到一旁抹起了眼泪。
“上半辈子老伴付出太多,下半辈子我要加倍补偿,让她活出尊严来。”王连弟暗下决心。老伴刚回家时,连饮食都无法下咽,王连弟就买来“爽歪歪”饮料,先用吸管含在嘴里,再一滴滴放到老伴的嘴唇边,给她补充能量。一个多月下来,等陆恒珍的身体有了一些知觉,王连弟开始煮烂面条、烧饼汤、馄饨等给她吃,并适当补充肉、禽、蛋等营养品。8年多来,陆恒珍的一日三餐,都是王连弟一勺子一筷子喂食的。
陆恒珍半身偏瘫,一开始大小便经常拉到身上。渐渐地,王连弟掌握了一些规律,定时照看妻子解大小便。老伴有便秘的毛病,王连弟请教老中医,配来中药材熬成汤给她喝,很快治愈了她的便秘。为了让老伴的身子始终清清爽爽的,冬天气温低的时候,王连弟就让女儿、儿媳妇带她到浴室去洗澡;天气暖和的时候,他就在家支好澡桶,一手扶着她,一手给她擦洗,像疼爱孩子一样呵护妻子。
中风病人整天躺在床上容易生褥疮,还会加重病情。从2007年冬天开始,王连弟用一位亲戚送来的轮椅车,每天推着老伴出门散步,专挑菜市场和大街上人多的地方跑,并提示妻子和熟人打招呼,既让她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又让她看到了外面鲜活的世界,活跃她的思维。一天早、中、晚三趟,一趟来回三四里的路程,除了刮风下雨,王连弟从未间断过。许多街坊邻居都习惯了老王推着老伴散步的场景,纷纷点赞:“不简单啊!”
“让老伴健康、开心地活着,是我最大的心愿。”王连弟如是说。为了帮助老伴打开记忆的闸门,他每天都和老伴进行语言交流:“我们村里谁的栽秧歌唱得最好听啊?”“朱广英。” 陆恒珍脱口而出;“组里的郭大爷去世了,你对他还有印象吗?”陆恒珍点头道:“记得呢。”为了排解老伴的寂寞,他每天都要打开电视中的戏曲频道让老伴欣赏,翻开报纸读新闻给老伴听,还像个老小孩似地变着法儿自编自演一些节目给老伴找乐,陆恒珍总是开心地说:“唱得好听呢。”
多为社会做点事,我要活出生命的精彩
王连弟是所在甓湖社区七组的居民组长,凭着德高望重和公道正派,他在居民中享有较高的威望,是名副其实的“小巷总理”。辖区内发生了婆媳吵架、棋牌室扰民、房东与房客因电费争吵等矛盾纠纷后,大家都乐于找到老王的门上,请他评理、定夺。王连弟耐心地听完双方的理由后,才开始进行苦口婆心、有理有据的调解,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怕得罪人,大家基本上是怒气而来、满意而归。据不完全统计,王连弟一年调解的矛盾、纠纷不下于20次。最让人称道的是,他以自己的行动现身说法,帮助年轻人化解了一场场夫妻矛盾。
王连弟还经常利用推老伴出门散步的机会,向居民宣传新农保政策和消防安全知识等。今年3月份,王连弟推着老伴散步路过南大街时,发现路面上的一块窨井盖缺损了半边,行人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他赶紧推着老伴到社区,反映了这一情况。当天,社区就将缺损的窨井盖进行了更换。
鉴于他出色的工作,镇政法部门在他家门前挂上了“王连弟调解工作室”的牌子。去年“七一”期间,王连弟还被界首镇党委政府评为“界首好人”。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王连弟正是这样的一位歌者,他是在用心作词,用情谱曲,用不离不弃、忠贞不渝的奉献在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