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9 00:00:00 作者:绪欣 管玮玮 来源:今日高邮
今年中考已落下大幕,2012年7月重组新建而成的民办初中——市阳光初级中学,在此次中考中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全校54名学生中,3人被高邮中学录取(其中1人达统招线,2人通过定向计划被录取),25人达第二中学录取分数线。一所仅有3年办学年龄的年轻学校如何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近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日前,记者走进该校校长费爱东的办公室,他给记者打开一本该校在校学生进校以来每一次成绩的记录册。记者看到,部分学生初进阳光学校时,语、数、外三门主科都不及格,可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现在许多人的三门总科模拟考试成绩在全市能排进前1000名。这样的提高,与阳光学校每名教职员工长期以来细致、认真的教学以及学校所提供的保姆式服务密不可分。
费爱东告诉记者,建校之初,学校领导班子就意识到,要想发光出彩,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为此,他们树立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优进特出”的目标,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优势,实行一对一辅导。“我们的小班化教学,就是一个老师只教一个班一门课,孩子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得到老师全方位的辅导,而老师也能有更多精力关注孩子某一科成绩的变化。每次考试结束后,学科老师会及时列出班里每名孩子每门成绩在班级的排名,并因人制定培优补差计划。”费爱东表示,为了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每天晚上的晚自习阶段,学校还会根据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班、分教室学习,以确保学习的效果。
除了小班化教学,无微不至地照顾也是阳光的特色。记者了解到,该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且许多都是留守家庭的孩子。费爱东告诉记者:“我们对待每一名走进阳光的孩子,首先当成自己的孩子,然后才是自己的学生。”目前正在该校读初二的小王(化名),由于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与父母分开居住的他缺少家庭的温暖与关爱,不仅行为叛逆,学习成绩更是不尽人意。为了帮他走上“正途”,让他充分感受到亲人般的呵护,负责小王生活起居的赵老师主动向学校领导“请缨”,将其带在身边,同吃、同住了2年。如今,小王不仅改掉了身上那些坏毛病,成绩也提高了不少。最近的一次期末考试中,年级排名进入全校前10。
学生陈笑秋在一次体育运动中,不慎从双杠上跌下,摔伤了双腿,卧床休息。小陈的家住在农村,考虑到其父母照顾陈笑秋饮食起居不方便,学校专门腾出一间宿舍,给他们一家居住。为了不让他落下学习课程,学校的任课老师每天下午轮流给陈笑秋进行单独辅导。看到自己的孩子得到这么好的教育与照顾,陈笑秋的父母说:“将孩子放到这样的学校上学,我们很放心。”
阳光造就未来,未来一路阳光。记者了解到,得益于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照料有加的保姆式服务,在此次全市期末考试中,该校初二年级学生语、数、外和物理四门学科的总成绩在全市排名第三,其中有6名学生的总成绩进入全市前1000名。“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用优秀的教学成绩向学生家长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真正实现‘走特色之路 办精品学校’的目标。”费爱东信心满满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