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夏桂安:小鬼子怕死,我们不怕!

2015-07-09 00:00:00    作者:胡玲 任仁    来源:今日高邮

夏桂安,在1945年12月攻打高邮城的战斗中,他是高邮独立团某营的一名通讯员,当年17岁。昨天记者在卸甲镇卸甲村采访他时,已87岁高龄的他十分豪迈地说:“新四军攻城,个个像猛虎,敌人抵抗了二三次后,便纷纷缴械投降了。因为小鬼子怕死,我们不怕。”

1945年元月,夏桂安由一名儿童团团长,正式成为一名新四军战士。夏桂安说,他那时在卸甲乡戴南村小学上五年级。全校也就30多名学生,老师也仅个把个。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国文主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等。写作文不再是“子乎者也”,而是“白话文”。算术课比较单一,就学打算盘。

因为是在战争年代求学,为此,每天上课都由2名儿童团员轮流站岗放哨,防止驻扎在三垛据点里的日军和伪军出来“扫荡”。夏桂安说,到了夜晚,就由基干民兵值班。

抗日战争到了1945年,形势已对我军民极为有利,部队的后勤保障和装备,也比以前有所改善。因此,夏桂安一入伍,便穿上了军装,更让他高兴的是领到了一支“小马枪”。

夏桂安说,穿上新四军的新军装,再背上稀有的“小马枪”,不光自己开心,别人也很羡慕。因为在当地,“四爷”(老百姓对新四军的尊称,对八路军则称为“八爷”)很受当地民众拥戴。自从新四军来到他们家乡,好几年日军和伪军都没有敢到这一带“扫荡”。新四军保卫人民,人民爱戴新四军。

说起70年前解放高邮城的那场战斗,夏桂安告诉记者,他们所属部队的任务是攻打高邮东门。战斗打响前一二天,他随营长、教导员带领的连长、排长,到前沿阵地观察地形。随后,营长又召集会议,根据观察的地形和侦察员侦察后绘制的地图,一一分解任务。

战斗打响后,他跟随营长在观察哨所,亲眼看到高邮独立团的勇士们,或抬着或扛着绑扎在一起的三级“云梯”,冲到高高的城墙脚下,然后迅速架好梯子,一个接一个地奋勇向上攀登。可是敌人凶残地砍断攀城勇士的双手,有的云梯被推倒,一些年轻的战友壮烈牺牲。

夏桂安说,第二天白天,部队一方面隐蔽,一方面召开民主军事会议,积极探讨攻城战术。到了晚上,部队再次攻城。这次攻城,攀城战士相约在距城墙垛一二米外的地方,一齐向城墙甩手榴弹,在手榴弹爆炸后的第一时间,大家一起跃上城墙,终于打开缺口,杀出一条血路。当我军冲上城墙,军号吹响,军旗招展时,敌人如丧家之犬,一个个成了俘虏。

高邮城解放后,夏桂安他们立即转移到柘垛进行休整。休整时间不长,又北上山东一带。夏桂安随后在解放战争中还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夏桂安说,孟良崮战役前,见到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和副司令员粟裕时,他们都骑马。孟良崮战役胜利后,再见到他们时,都是坐在美国的军用吉普车上。那时大家都很羡慕,期盼有朝一日,也能坐上美国汽车。

到渡江战役时,夏桂安已担任团部民政科科员(副排级)。1949年8月,夏桂安所在部队驻防吉林某地。1949年他被抽调到设在南京的“中央政治干校”学习一年。毕业后,分配在华东军区后勤第二医院任“政治干事”(正排级)。

夏桂安由于身体不好,于1952年复员,1953年任卸甲乡团支部书记,此后又相继任卸甲乡陈庄村高级社社长,“万斤大学”教员以及卸甲镇建筑站站长等职。1988年开始享受一名抗日老兵的待遇。

今年7月7日,夏桂安应邀参加了“扬州市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仪式。他一边追忆那天的场景,一边向记者展示他珍藏的“淮海战役纪念”“渡江胜利纪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等几枚纪念章,他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和平,不忘国耻。”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