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0 00:00:00 作者:施伟 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这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的忠告。我市农产品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农产品。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突破传统营销方式,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大有可为。
“电商换市”亮点纷呈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提高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这一目标,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农产品“电商换市”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去年,全市农产品电商销售总额突破了1亿元。
电商平台发展快。2014年,苏中农贸城成立了扬州邮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邮市农产品网”正式上线销售,微商城“果咖”也将运营。今年4月份,由高邮诚信物流产业园和高邮市嘎嘎鸭商贸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1号店特产中国·高邮馆”正式开馆。该馆作为扬州市成功上线的首家地方馆,目前在线销售我市20大类上百个品种的特色农产品,每月的销售额都在100万元以上。在此基础上,我市一些企业、个人还通过第三方平台、微信、QQ、自建网站等各种网络终端销售特色农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端午节期间,我市个人网店仅销售高邮咸鸭蛋就达500万元。
抱团潜心做品牌。高邮湖螃蟹可谓是“养在闺阁人不识”,全市养殖面积近20万亩,年产量4000多吨,40%以上依靠外销。但因品牌不响,好蟹也卖不出个好价钱。为让高邮湖大闸蟹“爬”得更远、卖的更俏,我市成立了高邮市高邮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以协会牵头潜心做响品牌。去年,协会与北京乐视·乐生活成功合作,通过电商平台在网上销售高邮湖大闸蟹近千万元,极大提升了高邮湖大闸蟹的市场认知度、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目前,“高邮湖大闸蟹”已被国家认定为地理性标志商标,拥有了“国保”身份和市场营销的“绿色通行证”。
企业“触网”尝甜果。目前,我市共有48家扬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据了解,其中有90%以上的企业已“触网”进入“互联网+农业”时代。“王鲜记”大闸蟹公司虽涉足互联网电商时间不长,但通过进驻淘宝、京东,开通微信、糯米团,在融E购上线后,使“王鲜记”大闸蟹为更多的人熟知。去年,“王鲜记”实现销售1500万元,其中50%以上都是通过电商网上销售。十二粉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借力网络销售,产品覆盖淘宝、京东、乐峰、唯品会、苏宁易购等主流销售平台,2014年实现销售8000多万元,网销率90%以上。去年“双十一”一天就实现销售350万元,被相关网络和媒体评为“化妆品网销第一品牌”。该公司尝到网销的甜头后,投入2000万元,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国妆门”电商平台,以推动企业实现裂变式发展。此外,我市的双兔、红太阳、怡膳粮坊、红心旺等企业也均建成了电商团队,专职向电商发展,网上销售业绩也十分可观。
政策扶持给力。为大力实施“电商换市”战略,全力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去年11月份,市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并明确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企业建设电商园区,政府按当前实际投资的10%予以奖励;电商销售额达到500万元或销售业绩在全市名列前5名的龙头企业,政府将分别奖励2万元等。政策意见的出台,“一石激起千层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从事农产品电商销售的个人和企业达300家左右。
瓶颈因素制约农产品电商发展
农产品电商属于新兴产业业态,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农产品电商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同周边一些县市相比,不但有差距,而且还面临着许多发展瓶颈。具体表现为:
发展电商需要一定的网络技术和网上营销能力。但实际情况是,我市许多想“触网”的农民却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认为电商距他们太遥远了,因此积极性不高,更不愿意花钱招聘人才。从目前电商交易规模上看销售额不大。据统计,全市以电商渠道销售的农产品还不到总量的1%。有的企业因为缺乏营销技巧,即使上网销售了,也卖不出好价钱。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就目前而言,我市覆盖市、镇、村三级的农产品电商网络还没有健全,致使农民参与到农产品电商交易的比例较小。另外,绝大多数电商经营者还仅仅停留在“卖卖玩玩”阶段,发展层次不高,运营质态不优,有的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还出现一些信用问题、支付问题、物流保障问题及产品质量问题等。同时,由于缺乏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农产品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导致人才培训、业务咨询、金融服务等工作跟不上,制约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让电商成为农业转型的活力“因子”
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可让我市的农产品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那么,如何化解瓶颈因素,积极推动互联网+农业与我市传统农业紧密结合,使电商发展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活力“因子”呢?相关人士认为,首先要做大做优现有电子商务平台,提升电商运营质态。1号店特产中国·高邮馆是我市农产品电商的一个品牌、一个平台,我们要把“1号店”打造成我市以农产品为特色的区域电商平台。同时,“高邮市农产品网”要加大我市特色农产品推介力度,使我市特色农产品进入千家万店。其次,要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自建平台或在全国知名第三方零售平台开设网络旗舰店,以扩大企业知名度,增加销售额。要大力探索“农业+专业合作社+平台+消费”的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鼓励电商公司托管农户、销售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要拓展展销平台,支持协会、合作社等机构,利用知名网络商城开展农产品推介活动,在网上举办“农博会”“农产品群英会”等,同时要借助电子商务进行休闲体验营销、智慧创意营销、生态环境营销等深层次营销。高邮湖大闸蟹在这方面的电商营销便是成功的范例。
业内人士还认为,要加快实施阿里巴巴集团启动的“千县万村计划”。据了解,从去年10月份起,阿里巴巴集团投资100亿,将在1000个县(市、区)建设农村淘宝项目,以普及村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和理解,最终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项流通功能。我市要抓住这一机遇,与阿里巴巴早日签订农村淘宝项目建设协议,使淘宝项目尽快落地。同时要超前谋划好服务中心、村服务站、电商企业入驻等各项筹建工作。
目前,我市有高邮鸭蛋、高邮湖大闸蟹、界首茶干3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尽管这些农产品质优名大,但网上销售业绩却一般。我们要通过叫响这些拳头农产品品牌,全面提升高邮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把农产品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全球。同时,在做品牌农产品网络销售时,要按照“统一质量、共享品牌、统一管理、共享收益”的原则,共同走向市场,决不允许“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业内人士还建议,发展电商要进一步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组建电商协会,落实扶持政策,搭建服务平台,加强宣传引导,加强人才引进,注重教育培训等,让农产品电子商务成为“钱”景广阔的朝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