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小号兵的一根红布条

2015-08-03 00:00:00    作者:马玉彪    来源:今日高邮

1945年的冬至,特别冷,寒风凛冽,细雨蒙蒙,新四军已经突破高邮外围土城,大批部队开进高邮城区。我家住在北门外坛坡下(现复兴街),靠近北城门。上午来了两位穿灰色粗布军装的人,进入我家后先到四周看了一下,见我母亲有点害怕,其中一位大个子很客气地说:“大娘,不要怕,我们是来打鬼子打伪军的新四军,想借你家堂屋住两宿可以吗?”母亲这才放下心来。母亲把他们带到后院草房里,搬了几捆稻草铺在地上,战士们放下背包席地而坐,有的解下绑腿带,有的洗脚,有的卸下手榴弹袋,还有的擦枪。当时我已经十二岁,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他们,偷偷地摸了一下放在一旁的手榴弹。“伢子,别乱动,会炸死人的。”一个当兵的厉声对我说,吓得我连忙缩手离开。

在十多人中有个小号兵,他满脸稚气,黝黑的皮肤,瘦小的身材,大约比我大三四岁,鸡叫时分就到附近的一块荒地上练吹号(现梨木巷桑园处)。我和他倒也谈得来,渐渐跟他处熟了,像兄弟俩似的。我就到母亲房间的蓝花缸里拿了几块台酥饼给他吃,大哥哥直摇手说:“我们首长交待,不准随便吃老百姓的东西。”
我很清楚地记得,第三天下午部队晚饭开得很早,住在我家的这班新四军,拿着面盆到隔壁老魏家豆腐店,盛了满满一盆红烧肉和两盆莱汤,大伙围坐在一起吃,吃完以后就收拾背包,把地上打扫得一干二净,把桌子、供柜擦得亮锃锃的。这时那位小号兵哥哥把我拽到后院,悄悄对我说:“我们今晚有行动了,攻城的战斗快打响了。”我说:“这多危险,你怕吗?”小兵说:“打仗哪有不流血的,我们一定要消灭这帮日寇,再大的牺牲都是值得的。我是活着、光荣,还是挂彩都说不准,我没有什么留给你做纪念。”说着从铜号的红色布条上撕下一根窄窄的布条塞在我手上,便匆匆集合跟着部队出发了。
我跑到门口开了扇门,看看外面有什么动静,看到一队队新四军在寒风中冒着雨,扛着用草绳缠着的长长竹梯,竹梯顶端装有两只弯弯的铁钩。天大黑了,我听到零零星星的枪声。父亲和母亲赶忙把我们兄弟三人拖到后院小屋,躲在一张大方桌下,上面铺着几床被,四边挂下,一家人蜷缩在桌底下,外面密集的枪声像放鞭炮一般。这时我耐不住,谎称要撒尿了,从桌子底下爬出去,抬头一看,南北嗖嗖的炮弹从夜空划过。快到半夜,枪炮声减少了,后来一点也听不到。大早,天放晴了,我大胆地开门站在门口,听到行人说:“新四军进城了,鬼子二黄投降了。”我跑到北大街看到石桥上用麻袋装泥垒得高高的一座大地堡,再往前走,见北门大开,旁边有些散落的麻袋包,城墙垛上躺着几具不知是日军还是伪军的尸体,护城河里也有三具。一大排单列队形的日伪军俘虏在新四军战士的押解下,狼狈地从梨木巷向左家巷方向走去,有的裹着军毯,有的披着黄大衣,有的拄着拐杖……
26日凌晨,高邮城宣告解放,全城欢腾一片,张灯结彩,庆祝胜利。我拿出小号兵送的红布条,默默地盯着它看了许久,心里在呼喊:“小号兵啊,你到哪里去了?是安全进城,还是挂彩,还是……”
一转眼70年过去了,我已步入耄耋之年,当年的小号兵如果健在现在该80几岁了,可让我终生遗憾的是没有留下他的姓名和部队番号,更惋惜的是没有把他送给我的那根珍贵的红布条保存下来,我多么希望能再次见到老哥啊!请好心人、媒体网民帮帮我,帮我一起寻找这位新四军老兵,了却我的心愿,高邮人民永远怀念这些革命功臣。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