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3 00:00:00 作者:杨文春 管玮玮/文王林山/摄 来源:今日高邮
位于我市北门外人民路与北门大街交会处的高邮当铺,又名“同兴当铺”,开设于清代中期,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是清代高邮州最大的当铺,也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典当遗存。2002年,高邮当铺被省政府确定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1月份,在国家、省和扬州市文物部门的关心下,我市正式启动实施了当铺修缮工程,对当铺进行梁柱截补、校正木结构、油漆出新等。历经7个多月的修缮,百年当铺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24间房存放贵重物品 结构独特能有效防盗防火
市文博专家、原文化遗产办公室主任李国耀,全程参与了高邮当铺修缮工程。他告诉记者,高邮当铺呈五排五进格局,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55米,原有房屋80多间,其中有柜房3间、客房3间、首饰房24间、号房30余间、更房及生活用房20多间。位于当铺中心两层的存箱楼,保存完好,结构特别,便于防盗、防火,防火墙有80厘米厚。存箱楼呈“回”字形,俗称走马楼,由前后两进厅房及东西厢房组成,中央是长方形天井,外设走廊。存箱楼共有24间,是存放金银首饰和贵重物品的地方,东西有宽大的巷道,将周边的房屋同存箱楼隔开,结构独具匠心。
从规模上来讲,高邮当铺属中型当铺,柜房、客房、首饰房、号房、更房、厨房一应俱全。从设施上来看,当铺里高大的风火墙,巡夜值班的更房,5口消防水井的设置,形成了完整的防火防盗体系。从存放物品的档次分类上来看,有存放高档珍贵物品的库房——存箱楼,有存放一般物品的库房——号房,再加上高大的柜台、外人不识的当票,更给古老的当铺增添了神秘森严的色彩。
相传与和 孙传芳有关 近一半房屋保存完整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中国的典当行业历史悠久,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兴盛于明清,消亡于解放初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高邮州志》记载,乾隆时我市就有6家当铺,同治时增至11家,光绪后减至5家,分别为高邮城区两家,临泽、界首、三垛这三座古镇各一家。目前,我市已修缮成功的这家“同兴当铺”,为“高邮州”经营时间最为悠久的当铺。
谈到“同兴当铺”的历史,李国耀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根据有关史料查证,高邮当铺曾为和 的私产。民国初年,高邮人、爱国绅士马士杰(曾任江苏省民政厅厅长、江苏省代省长)是当时当铺的最大股东。民国十六年,当铺遭到军阀孙传芳部下的抢劫,此后歇业。几年后,由原当铺职员筹资并恢复,至日寇占领高邮后不久,便彻底关闭。解放后,当铺主要建筑被新巷搬运社和锚链社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房,几十年来当铺房屋总体布局和框架结构未作大的变动,特别是处于当铺中心位置的存箱楼、东部的客房、号房保存基本完整。修缮前,当铺有近一半左右的房屋保存基本完整。
上世纪90年代初,市文物部门在调查和走访中,发现了高邮当铺的“原身”,对于这一发现,李国耀表示,其为研究清代江苏地区的典当制度及民居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
未来定位——国家级当铺博物馆
据悉,就在高邮当铺修缮竣工前几天,中国民俗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暨中国典当研究中心主任曲彦斌教授来到我市,对当铺展陈进行指导。曲彦斌考察后建议,我市人文积淀深厚,文物资源丰富,历史街区脉络明晰,高邮当铺作为唯一的国保级当铺,资源十分珍贵,对这么高级别的当铺进行展陈,一定要以高定位和珍稀资源相匹配,建议定位为国家级当铺博物馆来进行展陈。同时,展陈应该与所处的古街区结合起来,做成开放的、有参与互动的活态博物馆。
记者从市文化部门了解到,为了帮助人们研究江苏地区当铺的规模、设施以及经营管理方式,进而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典当制度和典当业与经济社会关系以及今后典当业的发展,目前,市委、市政府正根据曲彦斌的建议,积极筹建当铺博物馆。建成后,将积极申报国家级当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