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高温酷暑下的农林人

2015-08-09 00:00:00    作者:郜平光 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酷暑季节,我市农林人不畏炎热,始终坚守在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期高邮精神,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高邮努力奉献。5日,记者走近部分高温下的农林人,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

田里劳作的植保员

头戴一顶草帽,手捧一只瓷盘;时而弯腰拍打,时而直身数数;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细心而专注。这是5日上午,记者在开发区东平河南面一块绿油油的秧田里看到的市植保站植保人员工作的场景。

市植保站站长陈海新告诉记者,当天早上6点钟大家就乘早凉赶到各普查点开展工作,查看稻飞虱发生发展情况。此项工作要求高,用白瓷盘在秧的底部,拍打5到10穴秧苗,然后细数白瓷盘上的稻飞虱。当天查看的情况是每盘有稻飞虱70多头,由此可判断今年稻飞虱达到中等发生程度。下一步,植保站将拿出防治意见,并召开专门防治会议,要求各地8日至11日全面开展稻飞虱防治工作,确保水稻正常生长。

高温季节既是水稻生长旺季,也是水稻多种病虫发生的关键期、高峰期。因此,开展田间病虫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动态,拿出科学防治措施,是市植保站的职责所在。为了准确全面掌握我市水稻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市植保站基本上2至3天就开展一次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无论调查还是普查,市植保站植保人员都要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了解病情、虫情,采集第一手数据资料。大家整天跟农田打交道,比农民还要农民。

下田、查虫、测病,偶尔为之,还感新鲜;长年累月,就觉枯燥。尤其在烈日炎炎、高温酷暑的恶劣天气下,实属不易。朱杰是一位年轻的植保技术人员,他生长在城市,过去对农业农事一点不懂,但他最终选择了植保。他说,刚参加工作时,一切都感到新鲜,久而久之热情就有一点减退了。但在老植保人言传身教下,事业心、责任感逐年递增。近期高温天气,虽然他身体单薄,但他坚决要求到一线工作,还曾一度出现虚脱症状。

林间忙碌的清查员

7月中旬,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在我市全面启动。森林资源清查是国家林业部门对全国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和森林质量等因子进行的调查和核查。调查有利于准确查清全市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分类及其消长变化动态,以便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清查结果直接影响我市5年内森林资源变化状况的评价。市林业站承担我市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

5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三垛镇司徒三阳河东的森林资源清查点。记者沿河岸向南行走约10分钟,到达了样地号为4585的清查点。只见五六位清查员在林间来回穿梭,不停地忙碌。有的在树干上做标记,有的拖尺测距离,有的记录数据……虽说是在林间,但头顶上仍有烈日爆晒、他们的脸和手臂被晒得通红。

现场负责指挥的市林业站负责人张才志一边擦着脸上汗水,一边告诉记者,我市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任务较重,全市范围内共有160个样地和5个生态小样方需进行清查, 样地分布地型复杂,技术要求高,时间紧。清查工作必须要在8月底结束。为此,市林业部门从乡镇抽调了8名业务骨干,组成了两个调查组,顶着炎炎烈日,起早贪黑,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清查任务。

从周山镇清查点赶来驰援的林技人员赵正龙告诉记者,他过去参加过多次清查工作,但这次清查时间最急、任务最重。当天清晨6点,他就赶去周山镇,完成了3个点的清查任务,有的清查点比较复杂,有时用一天时间也完成不了。他解释说,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点为4×3公里网格点上的1亩样地,基本上是固定的。由于种养业调整,原有的清查点发生了变化,有的标识号都没有了,给清查带来了困难,不得不重新界定,工作量大大增加,工作难度也随之增加。

“ 野外作业,环境恶劣,给大家带来诸多不便。”赵正龙举例说,大家在树林里奔走,衣服被撕破、手臂被划伤、皮肤被毒虫咬肿等等都是常有的事。尽管如此,全市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在清查员“战高温、斗酷暑”的共同奋斗下,还是按时按质有序推进,得到国家、省、扬州市有关技术部门的充分肯定。

塘头指导的渔技员

5日上午,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召集全市渔业“科技入户”渔技员就全市水产技术服务工作进行了部署,尤其是对高温季节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进行了指导。

此前,渔技员还以“技术指导服务月”为契机,深入到养殖重点乡镇、重点村,举办了20多期技术服务培训班,走访了400多个养殖户,面对面地进行塘头技术指导,现场解决了池塘水质科学调控、饲料合理投喂、如何均衡上市等养殖、销售问题。

市水产技术指导站站长董学洪告诉记者,随着气温越来越高,水产站的同志也越来越忙,目前他们服务指导的重点是罗氏沼虾养殖。随着全市13.55万亩的罗氏沼虾进入快速生长期,养殖技术越来越难掌握,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巨大。为此,渔技人员每天冒着高温,巡诊于罗氏沼虾养殖重点乡镇、区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罗氏沼虾起捕上市后,部分养殖塘口发生的“滴心病”,广大渔技人员不仅深入塘头作现场指导服务,还建议广大养殖户控制好饲料投喂的量和档次,并在捕捞上市前投喂一些提高罗氏沼虾抵抗力的产品,综合防治罗氏沼虾拉网后的不良综合症,尽量避免或减少损失,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好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