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0 00:00:00 作者: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近期,各地电梯伤人事件频发,电梯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焦点。那么,我市电梯安全管理和使用情况如何?日前记者就此专门走访了主管部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电梯事故频发 我市情况良好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负责人陈春伍告诉记者,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市人民医院、富豪大酒店等单位使用电梯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近十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全市电梯数量以每年20% 以上的速度激增。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电梯有1000余台,其中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使用的自动扶梯67台、自动人行道24台,其余均为住宅或办公场所使用的垂直升降载客电梯。截至目前,我市电梯总体运行平稳,安全形势良好,未发生任何因电梯质量造成的伤亡事故。
据陈春伍介绍,作为八大类特种安全设备之一的电梯,其自动化程度是最高的,同时管理要求也是最严的。我市电梯安全管理主要是把好四个关口。一是严把准入关。所有电梯在安装之前,必须对安装单位提供的告知材料,如安装单位和人员资质,安装方案和保护措施,电梯技术资料和各个关键部件的质量证明文件等等,都要进行严格审查,从源头把好电梯安全关。二是把好技术检验关。充分发挥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一方面在投入使用前,按照要求对电梯进行全面的监督检验,必须全部合格,方可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另一方面在投入使用后,切实履行定期检验义务,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对拒检或检验不合格后不按要求进行检修或整改的,立即作为安全隐患信息报告监督管理部门,确保在质量和技术上达到安全运行的管理要求。三是把好日常维护保养关。针对电梯安全管理的特点,强化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在强化电梯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的前提下,严格追究电梯维保单位的第三方责任,严肃查处恶意扰乱维保市场秩序,不履行法定义务和责任的行为,强化电梯安全运行动态管理。四是抓住隐患排查与整治关。近年来,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实践中,围绕隐患排查与整治两个关键环节,创新举措,探索出了以特种设备科为主体、检验机构为技术支撑、稽查大队为执法保障的“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努力消除监管盲区,实现电梯安全隐患的“闭环”管理。
瞄准突出问题 落实整治措施
今年是全国质检系统开展电梯安全大会战的第一年。我市原质监部门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围绕我市较为突出的住宅电梯安全管理以及维保单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
湖北荆州电梯事故发生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行动,组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和检验人员迅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检查 ,特别是对全市所有在用自动扶梯逐台过堂,彻底消除电梯安全隐患,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8月7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近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上级要求,一方面通知所有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对在用电梯立即展开自查;另一方面组织所有在邮电梯维保单位召开会议,分析安全形势,传达上级要求,通报我市电梯日常维保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布置检查整治工作。同时,组织科、所、队相关人员,冒着高温酷暑,连续近10天,对全市电梯安全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表明,我市电梯使用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部分电梯使用单位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这是目前电梯安全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其中住宅小区尤为突出。在面对电梯日常运行必须履行的维护保养、定期检验和日常管理等义务时,经常会出现业委会与物业公司甚至开发商相互扯皮的现象。更有甚者,部分小区电梯存在“三无”即“无维保单位、无物业单位、无维修资金”的现象,从而造成电梯使用安全责任主体不明,导致监管部门监管无抓手,安全责任不落实。
二是电梯日常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不到位。部分电梯维保单位为了节省电梯的日常维保开支,采取“以修代保”的方式减少维保成本,导致电梯不能按法律规定要求正常保养;而部分电梯使用单位片面追求维保费用低廉而不顾维保质量,甚至“以保代管”,将电梯的日常管理也一并交予维保单位负责,使用单位自身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电梯日常管理。
三是电梯修理、更新资金难筹集。目前我市在用电梯使用时间大多在10年以内,尽管国家没有规定电梯的使用寿命,但使用15年以上的电梯故障率大大上升。8至10年以后,当电梯出现严重故障需要大修时,因维修成本大、费用高,而专项维修基金到时往往所剩无几,物业公司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承担电梯的维修和改造,只能靠业主们相互协商、共同出资来解决。一旦发生部分业主不愿出资等情况,筹资难将直接导致电梯无法维修。
四是业主乘坐电梯时操作使用不当。使用单位管理不到位、管理缺失及管理水平低下和公众缺乏科学用梯知识等原因,都易造成电梯故障而无法正常运行。尤其是目前邮城住宅小区普遍装修期较长,住宅电梯的设计目的是用于载人运输,但是业主大量使用住宅电梯运送装修材料,导致电梯超强度运行,影响安全和寿命。
上述问题,是电梯安全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大中城市已经非常严重,中小城市逐步显现。为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会同房管等部门进行研究分析,学习先进地区成功做法,结合我市实际,以拿出具体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梯既便民又安全。
乘坐电梯有讲究 安全第一最重要
如今,无论身在都市还是城镇,乘坐电梯已是司空见惯,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及应急自救方法尤为重要。日前,记者就乘坐电梯相关知识采访了有关专业人士,他们就如何安全、文明乘坐电梯为大家提出了参考意见。
在乘坐扶梯前应系紧鞋带,留心松散或拖曳的衣服边角,以防被挂拽,并判断好黄色警戒线,以便最大范围踩在扶梯上,避免摔倒;乘坐扶梯时,人应靠右,用右手扶着橡皮传送带上部,不要让手指、衣物接触两侧扶手带以下的部件;切忌将头部、肢体伸出扶手装置以外,尽量避免手、身体、鞋子、衣裙、物品、尖利硬物触及梳齿板,以免发生危险。带小孩乘坐扶梯时,应时刻拉好孩子,使其处于自己的前方或右手方,自己要扶住传送带,避免发生意外。
如果不幸意外发生,要立即停止电梯运行。紧急制停按钮一般在电梯的两头两尾外侧,按钮呈红色,并有字符提示。
在乘坐升降电梯时应注意观察电梯轿厢地板与楼层是否平齐,平齐方可进出;要小心快速进出电梯,不要在电梯轿厢门和层门之间逗留,不要在乘梯时拍、踢、跳、跑、撞击、倚靠梯门,用手阻挡或扳开电梯门;不要在出入电梯时低头看手机,不要在乘坐电梯时嬉戏打闹;不要乘坐晃动剧烈、异响、轿厢内无照明、电梯门关不上或未关门就运行等状态异常的电梯;遇火灾、地震或其它灾害时,不要乘坐升降电梯。
升降电梯因停电、故障等原因导致运行异常或发生乘客被困在轿厢内时,乘客应保持镇静,使用轿厢内电话或报警装置及时与电梯值班人员联络,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配合行动。切勿强行扒开轿门或企图从轿顶安全窗外爬逃生,这样容易发生人身剪切或坠落伤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