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5 00:00:00 作者:张荣权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是历史文化古城,远古时即水草丰美,牛羊遍地,成群的猛玛象留下大片脚印,人类的炊烟升腾起社会进步的希望;公元前五千年至七千年,龙虬先民以独特的龙虬文明雄踞于江淮之间;及至秦代,筑高台,置邮亭,高邮城市日臻成熟;宋代筑城,墙高河阔,规模浩大,那“城上植桑,城下种麦”的壮丽引得四方倾慕;西汉置县,南北朝时辖临泽、三归、竹塘三县;宋元后,或为军,或为州,或为路,或为府,领辖高邮、兴化、宝应三县,为淮扬间最为繁华三地之一;明撤县建州,清为散州。古代高邮,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
高邮先人非常优秀,他们为高邮这座城市留下了无数的宝贵遗产。被誉为“江淮文明之花”的龙虬庄遗址,黄肠题凑的汉墓,被誉为“南方大雁塔”的镇国寺塔,四贤雅集古文游台,被称为“中华文物花千树,高邮独占一枝红”的盂城驿,一柱擎天的净土寺塔,盛极一时的孝义东当铺,等等,它们像一串珍珠镶嵌在高邮的历史画卷上,折射出高邮先人的智慧和勤劳。最值得称道的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其高邮段进入国保级的有平津堰、盂城驿、镇国寺塔、里运河故道。这在千里运河上实为鲜见,外国专家来验收时很惊叹高邮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前,高邮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省保单位7处,市级保护单位83处,实为“高邮文物,号称名区”。
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文化部门不遗余力,挖掘保护并研究龙虬庄遗址,实施天山汉墓保护措施,重修文游台,发现、修缮盂城驿,恢复明清一条街,保护修缮东西二塔及魁星阁、古城墙,发现保护性开发清当铺,制订古街区保护规划并逐年分步实施,今天的高邮为保护历史遗珍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种荣誉,是一张城市名片,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目前高邮适逢申报之机,有高邮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有一代代人的辛勤保护,当代高邮人积极申报正是时代赋予的。今天的人有千条理由申报成功,有高邮人的共同努力,我想,高邮人的愿望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