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王念劬,1918年出生,1945年年初参加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日前,记者在市人民医院住院部见到了98岁的抗战老兵王念劬,年岁已高的他,虽然听力、记忆力下降,但精神抖擞,慢慢地向记者道出了他的参军经历。
王念劬还没出生时,父亲便因病去世。他出生不久,母亲因伤心过度,外加过度劳累也去世了,留下了他与年长4岁的哥哥相依为命。兄弟二人自幼靠别人救济生活,王念劬还在一座寺庙里生活了几年。1945年,看见有部队领导来招兵,王念劬便报名参了军。参军后没多久,王念劬随部队一直在三垛、甘垛、兴化一带活动,因为离日军宣布投降时间不远,部队也没有与敌人交战过几次,最大的一次恶战当属兴化战役。由于刚刚参军,他没有机会上战场。“兴化战役是新四军对伪军的反攻作战,那时候,我是部队的炊事员,战斗打响后,我和其他炊事员一同挑着饭菜穿越火线,给战场上的士兵们送热饭、热菜。”王念劬说,记得那是8月下旬,我军先是攻城,肃清外围据点,没过两天,在晚上又发起了总攻,用山炮轰开城墙,很快攻进了城内,赢得了最终胜利。他虽然没有上战场参加战斗,但在后方听到好消息传来非常开心。
王念劬说,战争是很残酷的,牺牲也在所难免,将饭菜送到前线时,他们在战壕里都要猫着身子走,不能让头露出来,不然一不小心就会被对方的子弹射中。双方交战过程中,经常看见我军战士被敌人打中。尽管如此,我军战士们的表现都很英勇,一次攻打后,趁炮火停息,战士们才会轮流放下手中的枪,快速地吃饭,一有枪声、炮声响起,他们立即丢下饭碗,操起枪就打,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接着上,战士们没有一个人怕死,更没有逃跑、畏战的。
“为了让士兵们有力气打仗,部队领导都会尽力让士兵们吃饱、吃好。”王念劬说,那时候,部队的伙食比一般的老百姓家好许多,如果打仗胜利的话,还会拿缴获的一些好食物给战士们加餐。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念劬又随部队来到山东等地,参加了解放战争。“在解放战争中,我上过前线,也负过伤。”王念劬说,他随部队曾经历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也为孟良崮战役打过增援,在其中的一场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伤愈后没多久便转入地方参加工作。 “中国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非常不容易,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当永记于心。”王念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