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2 00:00:00 作者:王小敏 来源:今日高邮
你知道人体能导电吗?你知道穿墙而过是怎么回事吗?
《聊斋志异》这部小说,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其中有一处提到一个崂山道士可以穿墙而过。在我们看来,这无疑是个神话。美国著名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也上演了一幕从中国长城穿墙而过的魔术。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现在,你在康华社区的科普体验馆就可以一探究竟。
在康华社区的科普体验馆中,记者见到了神奇的“穿墙而过”设备。设备由一根玻璃管和支撑架组成,在玻璃管中间有一堵不透光的“墙”,玻璃管里还有一颗小球始终停在低垂的一端。当抬起低垂的一端时,小球便会从这一端穿“墙”而过,滚到玻璃管的另一端去。明明有“墙”阻拦,为什么小球还能滚过去呢?原来形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光的偏振。
在自然界大多数情况下,自然光的振动面不只限于一个固定方向,而是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它是一种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这是由于自然光是由许多波串组成的,不同偏振方向的偏振片一次拼接在一起便产生了一堵“墙”的假象,而实际上这堵“墙”是不存在的,所以小球就可以在玻璃管里自由滚动了。
其实偏振现象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现今社会,3D电影越来越流行,但大家知道为什么看3D电影时都需要戴上3D眼镜吗?原来,在放立体电影的时候,两台放映机镜头前都放了一个偏振片,它们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当观众在戴上用偏振片做成的眼镜时,眼睛上两只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两边放映机上的偏振方向相同,这样一来,银幕上的画面分别透过两只眼睛后,在我们的视网膜上就能形成立体化的影像了。
在康华社区的科普体验馆中,居民还可以亲身体验电、光、能量等物理现象带来的无穷魅力。比如“人体导电”,只要双手分别握住两个金属柱,便可以点亮上面的灯管。其原理在于人体内的大量血液、淋巴液和脑脊液的主要成分是溶解了电解质的水,所以用人体连接电路后,人体就会成为电路中的一部分。生活中常见的琴都离不开琴弦或琴键,可在科普体验馆中却有一架没有琴弦的琴,而且还能发出声音。原来无弦琴是一种以激光束作为琴弦的琴,在琴架上有一束束人眼看不到摸不着的激光束琴弦,它是由激光器输出,经分光元件分出作为琴弦的分光束,然后由光电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至与琴键相连的电子控制器。当演奏者用手遮住一束光,无弦琴就会发出声音,相当于拨动一根琴弦。除此之外,居民还可以感受“温柔电击”带来的被电击中的感觉,观看到“风中成像”展示出的“高邮市康华社区科普馆欢迎您”的字样,体验“手眼协调”带来的挑战等等。
除了体验这些新奇的科学设备,居民还可以在这里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等简单测量,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康华社区主任冯春娟告诉记者,康华社区自创建扬州市星级科普示范社区以来,不断完善科普设施,健全科普工作机制,目前已创建300 室内科普活动场所、1500 室外科普活动场所、30 科普宣传栏等,并配备科普图书1800余册、科普光盘40余张、科普展板10多块。
为广泛开展科普活动,不断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提升辖区内居民的科学认知,该社区先后开展了低碳生活科普知识讲座、健康知识科普讲座、《留守儿童共筑明天的梦》科普活动、全国科普日专题讲座PM2.5与人体健康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在社区内外营造了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