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高邮湖”舰 : 万里海疆流动的高邮名片

2016-01-31 00:00:00    作者: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1月29日“高邮湖”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从此,“高邮湖”舰将担负守卫祖国万里海疆的神圣使命,开启劈波斩浪、建功立业的新征程。“高邮湖”舰入列海军后,将奏响“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强音,成为流动在万里海疆上的一张亮丽的高邮名片。

“高邮湖”舰命名的由来

 “高邮湖”舰组建于2015年3月,是一艘综合补给舰。为何以高邮湖命名呢?据舰长万林介绍,按照《海军舰艇命名条例》,我国海军舰艇命名总的原则是:区别于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舰艇命名,区别于国内地方船名,条理性强,便于记忆,字音清楚,不易相互混淆,名称响亮,有意义,能够体现祖国的尊严,表现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相关信息。

“补给舰都是以湖泊命名的。”“高邮湖”舰舰长万林告诉记者,根据《海军舰艇命名条例》,我国巡洋舰以行政省(区)或词组命名,驱逐舰、护卫舰以大中城市命名,核潜艇以“长征”加序号命名,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山”命名,步兵登陆舰以“河”命名,补给舰则以湖泊命名。

“高邮湖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其形成历史可追溯到7000年前;水面横跨江苏、安徽两省的高邮、宝应、金湖和天长四个市县。能够体现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高邮湖,完全有资格被中国人民海军综合补给舰命名。高邮湖”综合补给舰入列海军以后,将成为我国第六艘补给舰。

高邮还与海军有着深远的渊源。抗日战争最后一战在高邮结束;诞生于高邮的“老虎五团”建国时就编入海航部队,并立下赫赫战功,被国防部授予“海空雄鹰团”称号。

“高邮湖”舰正式服役后,按照“随行补给”的要求,不仅有望伴随航母走天涯,还将承担更多的军事任务。现代战争后勤尤为重要,特别是大型航空母舰或是大型常规动力航母,在航渡和作战时,需要消耗大量燃油、食物、机载弹药等。此时,大型综合补给舰将成为航母战斗群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此外,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海军一批新型护卫舰、驱逐舰相继入列服役,对补给和保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我国海军的实力想要得到真正突破,新型远洋补给舰必不可少。因此,“高邮湖”舰的服役,将大大提升我国海军远洋作战水平。

 舰地结对共建一家亲

一舰一湖一城,高邮与“高邮湖舰”因湖相识,因舰结缘,因城携手。

1月28日下午,我市与海军“高邮湖”舰军地双拥共建签约仪式在“高邮湖”舰会议室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舰地结对双拥共建活动正式拉开大幕。从此,83万高邮人民心中多了一块流动的国土;“高邮湖”舰全体官兵也因此有了“第二故乡”。

 据了解,2015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海军某部领导专程来我市, 共商“高邮湖”舰入列及双拥共建事宜,加强城舰合作,实现城舰资源互补,优势共享, 巩固和发展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局面。

我市与“高邮湖”舰达成《军民共建公约》,并明确了双方开展活动的有关内容。我市授予“高邮湖”舰官兵“高邮市荣誉市民”称号;每年邀请“高邮湖”舰领导列席市人代会、政协会;向“高邮湖”舰赠阅《高邮日报》;建“高邮湖”舰拥军图书室;为“高邮湖”舰官兵建立“爱舰习武、建舰立功”奖励基金;“高邮湖”舰取得成绩在军地媒体进行报道宣传。

“高邮湖”舰设立“‘高邮湖’舰教育基金”,每年资助2至3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邀请双拥模范单位、双拥先进代表及市民参观“高邮湖”舰;为市级机关干部、中小学生上国防教育课;制作“高邮湖”舰官兵训练、生活和执行任务的宣传展板,来邮参加军事学习日活动;高邮市举办重大活动,取得建设发展新成绩时,组织“高邮湖”舰官兵学习了解。

“高邮湖”舰政委熊华峰在共建签约仪式上感慨地说:“海军把我们舰命名‘高邮湖’舰,是全舰官兵无上的荣誉。这里既包含着高邮人民对人民海军的深厚感情,也是人民海军与高邮人民血脉相连的见证。全舰官兵将把高邮作为第二故乡,在走向深蓝的航迹中,把高邮的城市风貌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让‘高邮湖’舰成为高邮市对外宣传的又一张亮丽的名片。”

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沈浩少将对我市与“高邮湖”舰双拥共建给予厚望。座谈交流时,他说,军地共建一家亲,要加强深度融合,经常互动交流,更多地运用地方资源教育好部队,更多地运用部队资源引导地方产生共鸣,汇聚更多的正能量,建设强大的国防,建设和谐社会。

“高邮湖”舰上的高邮元素

记者在登舰采访时发现,“高邮湖”舰上随处可见高邮元素。

由我市书画家龚定煜创作的《秦邮文游台》和房林创作的《湖上清幽》,已布置在“高邮湖”舰会议室里,十分抢眼。

我市资深摄影艺术家张元奇拍摄创作的《湖光帆影》等16幅摄影作品,已悬挂于餐厅、活动室等场所。这些作品反映了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底蕴和现代城市建设成就等。

“高邮湖”舰上的“珠湖书屋”,是在我市帮助下建起的拥军书屋,已向全舰官兵开放,不少图书已被大家借阅。1000多册图书和电子图书,涵盖文学艺术、科学知识、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门类齐全,应有尽有,被官兵们誉为“海上流动的图书馆、知识海洋的大宝库、陶怡性情的精神粮仓”。

“高邮湖”舰政委熊华峰表示,今后将有目的地开展一些与“高邮”有关的主题活动,以此让官兵们了解高邮、走进高邮、热爱高邮、宣传高邮,融合更多的高邮元素,使“高邮湖”舰真正成为万里海疆流动的高邮名片。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