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8 00:00:00 作者:佚名 来源:今日高邮
“没想到现在卖个废品也这么难。中秋、国庆两个节日过后,家里多了不少月饼盒和礼品盒,还有攒了半年的废报纸和纸箱,喊附近一家废品站的人来收,人家都不愿意上门。”记者的邻居薛阿姨为家里堆积的废品感到一阵发愁。记者了解发现,最近一段时间,街上收废品的吆喝声少了,废品回收站点也关了不少,很多市民家里的废品攒成了堆,但没人愿意上门收购,即使有个别废品收购者,收购价格也是低得离谱。
记者随即前往城区多家废品回收站采访了解到,由于废品回收价格持续低迷,利润降低,市区很多废品回收站已难觅踪迹。部分收废品的商户不是改行就是歇业,正在经营的商户也都感慨,上游废品收购商不断压低价格,导致现在的生意很难做。
废品价格跌了一半多
“以前收废品的经常在小区里转悠,一天来好几个,现在十天半个月也碰不到一个。”家住新世纪花园小区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平时她习惯将废品收集起来,一次性卖给上门收废品的人。最近,她又攒了不少,可一连两个星期,也没在小区里见到一个收废品的人。
记者在城区多个小区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发现他们都遇到废品难卖的问题。家住龙腾花苑的沈阿姨说:“近期,我家里积攒的纸箱子、废报纸至少有三四十斤,还有近100个矿泉水瓶,小区附近原本有一个废品回收站,但已经大半个月没有开门了,也没人来小区里收废品了。我后来看到离家10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个废品回收站,就上门让他们来回收,但对方说就这么一点东西,不愿意上门。”家住怡嘉天下小区的徐大爷也直说,最近废品收集不划算,不仅占地方,而且卖不了几个钱。10日上午,徐大爷将家里半年以来积攒下来的纸壳、塑料瓶装了满满两大袋,用电瓶车拖到附近的废品回收站,原本以为能卖五六十元,没想到只卖了20元。废品回收站的老板向他解释,两三年前是能卖到这个价格,但现在的行情早已大不如前。
花湾路附近的一家废品回收站老板告诉记者,废品回收行情已经低迷很久,就连一些重大节日之后也没能阶段性地抬高价格。“往年中秋、国庆过后,都是我们比较忙碌的日子,月饼盒、礼品盒都是成堆成堆地回收。今年月饼盒、礼品盒少了很多,不仅因为现在物品包装简单了,更多是现在废品价格太低,包装盒更不值钱,很多人都直接当垃圾扔了。”该废品回收站老板表示。
记者了解到,两年前,旧书刊、报纸每斤八毛到一块,现在便宜了一半;矿泉水瓶子以前每斤能卖到两元,现在只有五六毛钱;废铜价格从最高峰的每斤三十元掉至每斤十四五元,便宜了一半以上。“不是我们故意压低价格,是现在的废品真不值钱。以前塑料瓶是按个收,现在论斤称都不愿意收。”城河路路段上的废品回收站的赵老板说,很多人卖废品时都觉得便宜太多,但上游厂商的收购价格下降了,他们也只好跟着降。赵老板表示,由于废品回收利润太低,他们这些回收站不得不提高回收门槛,一是不再上楼回收,二是一些不好卖的废品不再回收。
“破烂王”纷纷转行
马先生老家在兴化,在高邮从事废品回收生意十几年,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老马。每天早上7点,老马老两口就开始在租住地附近小区收废品。“现在能捡和回收的废品种类比以前多多了,但是挣得反而少了。”老马一边和记者抱怨,一边用瘦骨嶙峋的手整理着三轮车上堆放的废品,手掌纹路间的痕迹和指甲缝里的污垢,记录着他的从业年龄。老马告诉记者,现在回收废品属于出力不讨好,东奔西跑忙一天也就赚个三四十元,勉强维持他们老两口的生活。
“当年和我一起做废品生意的大都改行了,生意好的那几年,有些人发了财,现在也都不干了。年轻人都走了,有门路转行的也走了。”谈起废品回收现状,老马表示,“我家从父辈就开始做这行,我们夫妻俩都五十多岁了,也没有其他技能,老家还有几亩田租给别人,每年也就几千元的收入。儿子已经在苏州成家立业,我们并不打算改行,撑一年是一年,实在撑不下了就去苏州投奔儿子。”
“破烂王”不断转行,回收废品的站点也在悄悄减少。记者调查得知,高峰期时,高邮城区的废品收购站多达一百七八十家,近年来,陆陆续续关闭了一半以上。宋庄和金桥路等废品回收站点比较集中的区域,废品回收站点数量也是锐减。
废品行业迎来“互联网+回收”
“废品收购必须关注经济情况,废品价格是经济的晴雨表。”很多接受采访的废品店老板都这样告诉记者。废品回收看上去价值不高,但实际上废品价格的涨跌和制造业、消费领域都有紧密的联系,废品收购价格与原材料需求大幅下滑有着很大的关系。今年5月,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要求推广“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记者发现,目前网络平台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回收APP,一款叫废品大叔的手机端回收APP,用户就像叫外卖一样,只需在平台里输入需要变卖的废品信息,预约回收人员上门服务即可。遗憾的是,这些APP的覆盖范围比较窄,大多在一二线城市有服务点,我市目前还没有废品回收站点提供该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