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3 00:00:00 作者:管玮玮 来源:今日高邮
“听了赵奶奶用快板形式说起她自创的那段《说说‘抄锅、打麻将’》,我们都深受教育。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通过这种形式抵制不良生活方式,倡导文明新风,为我们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在城区玉带河附近,一提起赵家琴老人,周围许多人都竖起大拇指为这位老人点赞。
近日,记者来到赵家琴家采访,恰好看到她戴着扩音器认真练习着快板书《说说‘抄锅、打麻将’》。 “锣鼓一打响当当,各位朋友听我讲,今天不把别的说,就说抄锅打麻将。小小麻将多少样,几分宽、寸把长,鸭蛋青、鹅蛋黄,抓来抓去七十二双……”在这个不大的小院内,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唱词,让人听了神清气爽。
“赵奶奶,这首快板书是您自己写的吗?”“是啊,这可是我自编自创的呀……”老人开心地告诉记者,这段快板书写出了她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
20多年前,近50岁的赵家琴从单位退休回家,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她在周围邻居的带动下,迷上了搓麻将。不仅每天起早摸黑进出各个麻将馆,而且还有了一帮固定的 “麻友”。随着“搓麻”日子的持续,赵家琴也渐渐品尝到了不良生活习性带来的“恶果”。 “那段时间里,我就像着迷一样,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想着什么时候能摸上几圈,家里所有的家务事都不想做,出门逛街更是提不上兴趣;每一次和家里人发生激烈的争吵,也必定和麻将有关。”赵家琴说,由于自己的不良嗜好,她的朋友圈越来越小,甚至很长时间里儿女们都减少了回家的次数,原本那个和睦快乐的家庭因为小小的麻将出现了裂痕。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赵家琴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去麻将馆的次数,可生活的寂寞让她感到非常不适应。
2002年年底,一次偶然的机遇,她与市老年大学的老人们一起去长江三峡旅游,途中赵家琴了解到许多像她一样的同龄人都有十分高雅的业余爱好,心里羡慕不已。“别人都能把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这么精彩,我为什么要白白浪费宝贵的晚年时光?我应该找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于是,从三峡回来后,赵家琴彻底“金盆洗手”,与麻将告别。
2003年年初,为了让自己换一种生活方式,赵家琴报名上了市老年大学。“为了充实自己,我一下子报了唱歌、舞蹈、柔力球、太极拳等7个专业,每天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赵家琴告诉记者,正因为拥有了忙碌而充实的学习时光,自己才慢慢戒掉了“麻将瘾”,同时还扩大了交友圈。在学校,她与那些同龄人一起上课学习;课余,她们相约聚餐、出游,彼此相处得如同家人。与此同时,赵家琴还通过老年大学增添了更多走出家门的机会。“因为我的文艺基础扎实,再加上勤奋好学,所以经常被学校推选为文艺骨干,参加市内外各种文艺演出活动。”赵家琴自豪地说。
时光飞逝,一转眼,赵家琴已在老年大学度过了7年的快乐时光。看到母亲每天精神抖擞、笑容满面的样子,赵家琴的女儿给母亲提了建议:“妈妈,自从你戒掉麻将以后整个人变了很多,不如你将这段经历写出来,让更多人从中吸取教训,从此远离赌博。”“这到是个不错的想法。”赵家琴一听,立即动了心。随后,她又将心里的这一想法告诉老伴,老伴也表示会全力支持。
得到了家人的认可后,赵家琴开始闭门创作。经过一遍遍反复修改与打磨,一首由赵家琴自编自创计500多字的快板书作品《说说‘抄锅、打麻将’》终于完成,并在《高邮日报》上刊出。“该文章见报后,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关注。市文广新局将其收入了《歌声好似三月雨》专刊作品集中,多家社区邀请我为居民们表演这段快板书。”赵家琴开心地告诉记者,因为这首作品,她一下子成为了周围邻居们口中的“文艺名人”。他们都说,《说说‘抄锅、打麻将’》不仅说到了人的心坎上,更让人们对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赵家琴一发而不可收拾,又自编自写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的小快板、小诗歌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让我的心态变得平和开朗起来。”赵家琴告诉记者,2013年9月前后,在一次正常体检中,她查出胃癌病。就在医生和家人们都以为她的身体撑不过痛苦的化疗环节之时,她却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积极健康的心态,一次又一次挺过了难熬的治疗时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采访中,赵家琴深有感触地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这不仅要求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我希望所有人都能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和受益者,为我们的这座文明城市增添更多的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