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00:00:00 作者:张晓晖 来源:今日高邮
—— 记市科技局项目管理科科长张健
近两年来,我市共有8个项目获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扶持资金计7200万元,并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4项,项目获批数、命中率、资金额度均位居全省各县(市、区)前列。提起这些成绩,市科技局上下都说这与项目管理科科长张健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今年30岁的张健,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2009年到高邮市科技局工作。多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地奋战在科技项目服务管理第一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为众多科技企业和项目提供相关政策咨询、培育和申报服务,赢得了科技界、企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你追我赶地发展创新型经济,力促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每次看到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就深深地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张健深有感触地说。
为做好我市科技项目培育、申报和成果转化等工作,张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理论修养,以适应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在平时的工作中,他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向先进地区和单位的前辈取经,把学到的最前沿的科技理论和管理知识运用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工作上来,并摸索总结出了“调查了解——政策宣传——贴近服务——项目申报——力促转型”一整套务实、高效的工作方法,有效提升了科技部门服务企业、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科技局是服务部门,助推企业转型发展我们义不容辞。”张健说,高邮属于四线城市,好企业、好项目毕竟有限,很多项目需要按申报要求提前培育。为此,他一次次往企业跑,悉心帮助指导企业苦练内功,主动为企业提供资质审批、专利申报(特别是发明专利)、人才队伍健设、产品质量、生产工艺、产学研合作(企业与高校)等全方位服务。遇到自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就向领导、同事、同学请教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直至给企业明确的答复。
金飞达公司是一家外向型企业,企业产品本身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但由于该企业缺乏产学研合作对象,项目申报工作一度受阻。去年,张健经多次努力,终于与华中科技大学取得联系,并带领企业负责人赴该校把相关需求与该校进行对接,该校刚好有一个电机技术新成果需要产业化生产,双方一拍即合。前不久,金飞达公司顺利获得省科技项目成果转化扶持资金1000万元。
为了培育扬州润明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高速高精度理瓶清洗检测包装自动化生产线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张健与企业负责人一起跑高校和科研院所,拜访专家教授,调研市场需求,最终敲定了这一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此后,他又邀请省财务专家为企业指点迷津,规范财务账目和制度,并与博士专家、企业负责人通宵达旦完善项目申报材料,最终使该项目顺利立项,获省扶持资金1000万元。
目前,该项目已顺利通过省科技厅中期检查,新产品上市增加销售近3000万元,预计年底左右企业将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事后,该企业负责人不无感动地说,“企业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张科长的关心帮助,别看他年龄不大,做起工作来却毫不含糊,都快成了我们的编外员工了。”
奉献源于责任,担当源于使命。多年来,张健始终坚持工作在第一线,一忙起来就没有个人时间,甚至生病住院也要带病坚持工作。
每年3月份是科技项目集中申报期,此时是张健最忙碌的时候。他除了要对正在实施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外,还要对每一个新项目申报材料进行最后“把关”,发现问题哪怕是深更半夜也要纠正到位,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在此期间,他基本是“出家无家”,都吃住在办公室。今年6月,曙光电缆公司申报的“超耐辐照第三代核电站核岛内电缆的研发及产业化”迎来省专家组最后的现场考察。可就在前一天,张健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腹部疼痛难忍,医生建议他立即接受住院治疗。但考虑到该项目是曙光公司未来中小板上市的募投项目,事关成果转化项目立项与否的关键,张健实在放心不下,到医院打完点滴后,就匆匆赶到现场指导帮助企业迎接省厅检查,直至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考察。
此外,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张健和同事们还指导帮助60多家企业与相关银行机构深度合作,获得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贷款逾2亿元,在全省各县市区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