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6 00:00:00 作者:实习记者 翟甜甜 来源:今日高邮
“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任性付”“微粒贷”……近些年,支付宝、京东、苏宁易购、微信等众多第三方平台纷纷推出“借钱”业务,面向普通人的网络透支渠道变得越来越丰富,刺激消费的同时,也使得广大“剁手族”成为其“忠实粉丝”。虽然操作便利,使用方便,但如果不能及时还款,是否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影响呢?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网络消费“白条”兴起
品牌连锁店限量打折、折扣商品限时抢购,商品选好付款时却显示账户余额不足,这是让“剁手族”最糟心的事。各大电商平台纷纷瞄准这一商机,推出各类“白条”业务,开启网络“赊账消费”新模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面上比较热门的几款“白条”产品都属于消费授信类,类似于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它为用户提供一定授信额度,支持用户在其电商平台上使用。用户的信用额度则根据消费记录、配送信息、退货信息、购物评价等数据进行评估确认。用户在获得授信购买商品后,将有一定时间的免息期限,用户可以选择银行借记卡等进行还款。超期未还清,余额则将计收相应利息。
“我今年试用了几次蚂蚁金服推出的‘花呗’,感觉还不错。”网购达人蔡女士告诉记者,“有时候选择“赊账”消费并不是因为缺钱,而是支付账号上刚好没钱,好多促销、折扣要是错过了觉得可惜。”“相比传统的银行信用卡申请等,‘花呗’‘白条’等授信产品申请更简单,授信额度也比较合适,主要是与个人的网购资金需求等联系起来,感觉像是‘专款专用’,更方便。”消费者祁小姐表示。但也有不少消费者担心,一旦借款不能及时偿还,会不会像银行贷款一样,在银行的征信系统里留下信用污点。
恶意逾期会有不良记录
目前,这类消费授信产品,正成为消费者银行消费信贷之外的新选择。那么一旦逾期未还,是否会纳入征信报告呢?记者就此电话联系了支付宝的客服,对方告诉记者,“花呗”已经与央行建立了相关征信机制,如果有人恶意逾期,比如一笔用光全部额度,还款时间长,联系不到用户等,将会上报央行征信系统,用户的信用记录上就会有显示;如果仅是忘记还款,时间较短,宽限期内不会记入央行征信体系。此外,微信的“微粒贷”是微众银行提供的产品,微众银行属于银行机构,所以如果在微信里借钱逾期不还,就很有可能被纳入征信记录。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旦用户频繁使用网络贷款,并且不能按时还款,还会影响到正常的银行业务办理。“随着个人征信报告可查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信用污点。”工商银行相关人士表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多网络消费贷款的逾期记录都会被征信记录在案,想消除记录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网购“打白条”还需量力而行
“双十一”将至,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发现,个别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为了“任性”血拼,不仅办理了银行信用卡,还在网上注册了各类消费信贷平台账号,有的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几乎都用来还款。
虽然网贷消费颇受大学生欢迎,但大学生网购尤其是透支消费还是要量力而行。不少大学生认为使用“京东白条”“蚂蚁花呗”这些“赊账”产品,可以分期付款,一定时间内没有利息,给了学生族一定的资金缓冲期,很适合学生使用。但寅吃卯粮,通过“打白条”来网购,买的时候畅快淋漓,一旦到期偿还不了,透支的成本可能是不少大学生无法承受的。
业内人士提醒,广大“剁手党”在使用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时需格外谨慎。“白条”“花呗”其本质仍是小额消费贷款,逾期还款不仅产生利息,分期还款利息普遍高于银行,逾期时间过长还将影响信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