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6 00:00:00 作者:翟甜甜 来源:今日高邮
春节假期,无论是全家在一起吃的团圆饭,还是朋友同学的聚餐,大鱼大肉都少不了,为此,不少网友调侃“每逢过年胖三斤”。春节假期已过,您的身体还好吗?是否患上了“节日病”?近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饮食失节,“节日症”患者多
愉快的假期已经结束,上班族和学生族陆陆续续开启正常工作和学习模式,一些市民却因为假日里“放飞自我”,患上了“节日病”。5日上午,市中医医院里,市民刘先生正在就医,由于春节期间饮食没有节制,他这几天肚子一直不舒服。像刘先生这样因为过年期间频繁应酬、生活规律紊乱的市民不在少数,再加上天气变化,早晚温差大,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
春节期间,不少市民都安排了出门旅游。日前,市民吴女士和朋友从上海返回高邮。可刚在回程路上的服务区吃完饭,吴女士就感到肚子不舒服,绞痛得厉害。“幸亏是返程,我一到家后就去了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吴女士说。市中医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大卓解释,舟车劳碌后,人身体疲乏,免疫力会有所下降。在外随意进食,若感染了当地的细菌或病毒,就容易引发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在平常生活的地方,我们会对各种微生物有比较好的免疫力。但是进入陌生环境,我们的免疫系统可能是无效的,所以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病毒、细菌。”李大卓介绍,节日期间来医院的急诊患者中,因暴饮暴食造成肠胃类疾病的患者也比平时多了20%左右。而且节日期间食物丰富,在储藏不当的情况下,细菌和病毒极易繁殖,再次进食就容易引发急性肠胃炎。
对此,李大卓提醒市民,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少吃肉,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外出旅游的市民不要贪吃当地小吃,尤其是流动摊贩售卖的,注意饮食安全,做好个人卫生。
许多人趁着春节假期,通宵达旦打麻将。这种反常的生活方式,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疾病。
家住武安社区的张大妈这个春节特别开心,在外地工作的儿女们都赶回来共度春节。大年初三,吃完午饭的张大妈就拉着家人上了麻将桌,这一坐就坐到了第二天凌晨1点。“我劝她去睡,但她坚持要再玩一个小时,我们难得回来,谁也不想坏了她的雅兴,谁知乐极生悲。”张大妈的女儿说,张大妈摸到一张好牌,正在高兴时,忽然脸色一变,说胸口疼,气也透不过来了,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心梗。据医生介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都容易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旧病复发,因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注意劳逸结合。
挥汗如雨,年后市民健身忙
5日下午4点多,市区体育馆的篮球场上早已人山人海,很多市民选择通过锻炼来消耗假期囤积下来的热量。一边的足球场内不少市民尽管早已汗流浃背,依然还在奋力“厮杀”。“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春节期间又一直忙于参加各种聚会,胡吃海塞,体重增加了不少,我趁着周末赶紧约了三五个好友一起踢踢球运动运动。”市民胡先生告诉记者,对于他们来说,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和激情,享受运动带来的无限欢乐是一个不错的减压放松的手段。
记者从本市多家健身俱乐部了解到,春节假期结束后,健身场所的人气飙升,前来进行健身消费的客流增加了将近六成。海潮路附近一家健身馆的经理介绍,假期结束后,不少市民带着家人,约上好友结伴来健身。在盐河路附近的一家健身房,记者看到有不少市民正在汗流浃背地锻炼着,单车器械旁还有人在排队等候。除了常规的一些训练健身项目,突出减肥塑形功能的运动更受青睐,大众健身操、健身球、瑜伽等项目吸引了不少女性。带着孩子来健身的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忙着应酬,净吃好吃的,还都是油腻的,容易发福,一个假期下来比平时上班还累。所以假期一结束,她就带家人一起来做做有氧操、踩踩单车,运动完出点汗舒服又健康。
年轻人“忙”得不亦乐乎,老年人也不甘“寂寞”。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日前,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本市大大小小的公园里、广场中、空地上,晨练的市民有的三五成群打太极、打羽毛球、跳广场舞、舞剑,也有的是独自一人在慢跑。在东塔广场打太极的黄奶奶告诉记者,春节过后晨练的市民比平时多了不少。她指着旁边那些跳舞的人说,前几天才二十个人,今天不下四五十个了。老话讲“春打六九头”,春节一过,往后就越来越暖和了,愿意晨练的人也多了,而且过年吃得多,出来做点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身体好。
调整身心,告别假日综合症
“如果得了‘节日病’,假期结束后可以进行调整。”李大卓建议,想不得病,管好自己的嘴很重要,从食物种类上看,要少吃甜食、肥腻肉类,少饮酒,多吃些杂粮和瓜果蔬菜。
部分上班族因为假期暴饮暴食,希望通过节食来快速“甩肉”,这是不可取的。李大卓表示,上班族一定要注意早餐的摄入,以白粥、汤面为主,搭配鸡蛋、牛奶、馒头等,清淡为佳,少吃过油或不易消化的食品。此外,要注意规律作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步行、慢跑、跳舞等,慢慢调整身心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如果“节日病”症状比较严重,应尽早去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