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8月31日或不再是小学一年级入学铁定的截止日期

2017-03-02 00:00:00    作者:记者 管玮玮    来源:今日高邮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这句话就意味着,今后,8月31日有可能不再是小学入学铁定的截止日期了。

该消息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引起了我市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连日来,记者采访了部分家长、小学教师、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及医生,听听他们对这一新规定的看法。

 

学生家长:政策调整影响有好有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的变化最关注的是孩子即将踏入小学入学适龄阶段的家长。在微信朋友圈内,家住北海社区的张女士表示,她小孩的生日是在9月份,4岁时就已入幼儿园小班学习,原本可以在上完3年幼儿园以后,直接升入小学一年级,但因为现在小孩子学籍都是全省联网,所以不得不在大班再“留级”一年才能上小学。“因为现在高邮并没有什么私立小学,所以是让孩子在家玩一年,还是继续上一年幼儿园大班,我们十分苦恼。”张女士说,如果省教育厅能够出台规定,放宽对小学一年级入学年龄的限制,对家长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与张女士非常赞成这一规定不同,也有家长表示不认可该项调整。家住开发区的吕女士直言,她的小孩就是8岁上的一年级,入学后,她的孩子无论是自控能力、理解能力、自理能力均要高于班上其他年龄偏小的学生。“孩子放学回来会经常和我谈起班上一些年龄偏小的同学,说他们上课乱讲话、不遵守课堂纪律等。”吕女士说,这些孩子在班上,不但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更有可能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所以,如果今后取消一年级入学年龄限制,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据记者了解,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也有小学的入学年龄和日期要求,但这些国家的家长都不愿孩子提前入学。他们认为,孩子小年龄入学后,和班级大年龄的同学相比,自信心、合群感等容易下降,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小学教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记者随后采访了实验小学、第一小学和秦邮实验小学部分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教师,他们均表示:对于小学一年级入学年龄截止日的调整,应该对教学计划没有太大影响,不过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入学年龄截止日从8月31日前移至上一年12月31日,入学年龄小半年,会造成一些低年龄段的儿童不能迅速适应小学生活,甚至会导致极少部分的儿童在心理上产生阴影。”市第一小学教师邵龙霞说。

不过也有部分老师认为,孩子在小学的生活能否适应,并不能完全取决于入学年龄、孩子发育程度,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但是综合这些因素考虑,还是不建议将现行的入学年龄截止日提前。

 

医生和校长:希望弹性调整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许多医生也加入了讨论的行列。我市人民医院一位妇产科医生通过网上留言发表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这位医生解释道,从以往自己工作的经验来看,每年8月31日前的那几天,都是医院妇产科最繁忙的时期。究其原因,就是很多年轻的父母因为不想让孩子晚出生几天就错过7岁上小学的年龄。这其中,甚至还会出现许多离预产期还很远的产妇为了赶在8月31日这一天,强行要求医生给她进行剖腹产。“民间有句俗语叫‘瓜熟蒂落’,孩子到了规定时间出生才符合正常的生理要求,而许多准妈妈们为了一些个人的考虑,就强行‘摘瓜’,对孩子的发育有可能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该医生认为,如果省里能出台文件,弹性调整目前的小学入学年龄限制,那么对于树立年轻父母正确的生育观将会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与妇产科医生持相同看法的还有部分小学的校长。我市城区一所小学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如果我省出台文件,对现行的入学年龄加以适当放宽,实行弹性招生,是一件好事,但不能无条件放宽。“可以考虑通过一些必要的手段和途径,有针对性地加以筛选,让各项发育情况良好、略微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能够入学,这样才会真正体现小学入学工作的人性化、科学化发展方向。”

 

市教育部门:以省教育厅正式发文为准

 

对于这样的政策出台,我市教育部门如何看待?江苏省教育厅就有关小学入学年龄的规定将会在何时出台?对此,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

该负责人表示,由于我市小学一年级儿童入学年龄以及开学日期还是由省教育厅统一规定,孩子的学籍平台也由省里统一管理,所以,在新政策出台前,我市仍按原有做法进行操作。一旦省教育厅对这一政策进行改动或调整,市教育局将会按相关要求执行。

另外,就许多家长关心的今年该项政策会不会调整以及何时调整等问题,该负责人表示:“现阶段无法预测,一切以省教育厅文件为准。如果今年要调整,最快也会在五六月份江苏省发布最新招生政策时才有定论。”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