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挥洒人生激情的放歌

2017-03-22 00:00:00    作者:十三子    来源:今日高邮

——品读葛国顺散文集《生活如歌》

当步入鸡年新春便捧上了散发浓浓墨香的《生活如歌》散文集,我就像是自己突然中了百万大奖,满是喜悦,替葛兄高兴,更为葛兄的执着、坚持、追求点赞。

《生活如歌》辑集了葛兄大约100篇随笔、散文,从内容看时间跨度较长,涵盖了故乡、人文、社会、时政、变迁等多重元素,从葛兄成文的角度看,大致可归纳为“回味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三部分,虽林林总总,断断续续,但以其内容的内在逻辑而浑然一体,刻录了葛兄的身份印记、生存环境、工作经历、生活态度……可以说是葛兄人生足迹的追溯,是一个人大半生最有生命价值的“速写”。也可以说是一部葛兄个人的成长、奋斗历史,是“草根人物”自强不息,砥砺前行,挥洒人生激情的放歌。

“回味生活”构成了《生活如歌》散文集的骨架与基础,真实而又厚重,记录了葛兄从幼年到少年的成长片段,再到青春年华的追求与奋斗的澎湃,既感叹人的弱小与在风雨中成长的不易,又看到了葛兄的幸运与时代造化的烙印。如果说“回味生活”是全书主体的话,那么“珍惜生活”“享受生活”就成了《生活如歌》丰富的两翼。

《生活如歌》虽是“自传式”散文集,但细细品读鲜有乏味之感,文字朴实,语言乡土味道浓郁,且在叙事抒情时俗语、俚语得到了张扬。书中如此口语化的表达俯拾皆是,如果没有深厚生活底和扎实文字功底,就没法达到“河水煮河鱼”的效果。葛兄用原生态的语言再现了农村原生态的风貌和劳作生活,读来有滋有味,情趣盎然。

品读《生活如歌》,可圈可点之处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写出了真情。所辑文章自始至终贯通于一个“情”字,从记录父母的养育之恩、困难时期家中女孩读不起书、全家支持男孩子上学,到《我给岳父剪指甲》《祝寿》,从《病床前的感叹》到《热心肠的二姐夫》,从《母校念想》《恩师》《忆杜老》到《寻找交往中的情谊》《眷恋老家》,亲情友情恩情,跃然纸上。还有,葛兄的故乡情肆意浓烈,从《家乡那片芦苇荡》《家乡荷》《祭祀先祖》《拜年那些事》等文中,都能读出葛兄现在虽然是“城里人”了,但依然十分眷恋生他养他的那片沃土。

二是写出了心境。孩提时为求温饱,边上学,边捕鱼捞虾,在家乡的芦苇荡里讨生活,那些儿时的事,从心境上看虽有些幼稚,还有点令人心酸,但这是葛兄和我们这代人的童年生活,看《露天电影》,念《白菜情结》,是心境,也是现实。青少年时期又遇上动乱年代,加入“红卫兵”受阻,入党要牵扯到岳父的家庭成份;明明可以获得推荐上大学的机会,却被有权有势的人顶替了,葛兄只能听天认命。刚做秘书那会儿,由于农村有些干部文化底子差,读稿子读“断”了句子、读“破”了字,窘了坐在台下的秘书,如《秘书趣事》《口误的尴尬》,葛兄写到这些时总是怪罪自己写的文稿不够通俗,也看出了葛兄的能力与心智正在成长中,心境恰如其分。退二线后,葛兄心境淡然,遇事《学会淡定》,也主动融入《早聚》中《又闻读书香》,偶尔《话说圈子》,发点《退休生活感言》,不忘在月朗星疏之时《踱步市河》,篇篇文章说到了人的心里,极易引发读者共鸣。

三是写出了感悟。《生活如歌》书写的是生活,读到的是感动,这里借用葛兄后记《只因与文字结缘》中的一段话,倒是非常贴切:“生命的美丽在于经历,人生的百味在于品尝。那擦肩而过的缘分,那风尘散落的沧桑,那坎坷留下的冷凉,那刻骨铭心的过往……都因跋涉而艰辛,因执着而拼搏,不是不累而是无畏,不是不苦而是坚强。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乐才是生活,走过才知深浅,品过才知苦甜。跋涉的脚步在路上,在心上;无悔的经历在充实,在饱尝;生命的精彩,在斑斓,在徜徉。人生,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失去。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放弃。有些话说与不说都是懂得;有些人留与不留都是离别。不断的缘分,不变的悲欢;不断的擦肩,不变的离合;不断历练,不变的收获。因为拥有了所以无悔,因为珍惜了所以无愧,因为选择了所以无憾,因为放弃了所以洒脱。”

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一个追求满足了又重新追求,如此永远无息。”《生活如歌》就是一部自强不息,追求不止之歌。正因为葛兄的人生没有倦怠,才《一路坎坷一路歌》,且是一路奋进之歌,一路激荡人心之歌。

作者简介:“十三子”,又名秦由人,本名张廷豹。1958年4月出生于上海,家中按长幼排序第十三。当过农民、乡政府文书、工人、记者(编辑)、公务员,曾任地级报社晚报副总编辑。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