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考”得翔实 “辨”得清晰

2017-04-24 00:00:00    作者:朱延庆    来源:今日高邮

——读《张〈诗馀图谱〉考辨》

《张〈诗馀图谱〉考辨》是蒋成忠先生继《王磐作品评析》之后的又一重要学术著作。

张(1487—1543),字世文,明代高邮人,世代为官,少年聪慧,7岁能诗,15岁在府里读书,颇有学名,与兄经、、从弟绘有“张氏四龙”之称。18岁向王磐(西楼)学习诗、词、曲,得其真传。19岁时,王磐将女儿嫁给张,至今高邮一带仍流传着一歇后语:王西楼嫁女儿——话(画)多银子少。以后8次参加会试均未中,便拜会铨曹(主管官员任免、提升、调动),被任为武昌通判,后任光州知州。任上体恤民情,缓缴赋税,荒年开仓赈济,注重教育,并多有述作,深得民心。然为同僚所嫉,说他“耽于吟咏”,被罢官回乡,建草堂于武安湖畔,贮书几千卷,日夜诵读,写诗作文,眼睛生翳仍不停,卒年57岁,光州士大夫听到消息后专程来邮吊唁,并将其入“光州名宦祠”。著有《南湖诗词集》《杜诗通》《杜律本义》《诗馀图谱》等。

张的诗词共有558首,律精韵谐,意境高妙。对杜甫诗的研究,见解精深,阐释独到。在词学理论上有独特的贡献。他总结了历代词作的创作风格,将其分为两大流派,创立了“二体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这二分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后来的词评家均沿用之。张的突出贡献是,总结了唐五代以来的优秀词作在字数、句式、平仄、韵脚安排上的规律,创制了词谱,使词的创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使“填词之客索骏有象,射鹄有的。”收小令、中调、长调凡149调,此“三分法”之确立,实乃张首创之功,后人至今不能出其右。

以上的文字介绍了张及其学术成就、评读《张〈诗馀图谱〉考辨》(以下简称《考辨》)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可折射出《考辨》之学术价值。

《考辨》将149调的词谱逐一进行考证、核实、说明,与相关词谱理论逐一进行比较以考其源,辨别其真伪、是非、正异,“考”得翔实,“辨”得清晰。

今以词牌“点绛唇”为例。此词牌名称源于南朝梁江淹诗“明珠点绛唇”,以冯延巳词为正体,共41字,前段4句21字,从第二句用三仄韵(亦有前段第8字增一暗韵者,如苏轼《点绛唇·庚午重九》)。后段5句21字,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考辨》将《诗馀图谱》与万树《词律》、王奕清《钦定词谱》等进行比对,纠正其错误,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为该调定格。所谓“定格”即是标准化。词作者填《点绛唇》必须依此字数、句式、平仄、韵脚。

《考辨》作者费时六年,实不易。《诗馀图谱》初刻本应在高邮,然四处寻找无果。明代开国丞相高邮人汪广洋的《凤池吟稿》初刻本亦原在高邮,1949年有人将高邮图书馆所藏之善本书运往台湾。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旅台的中学校长在台湾图书馆见到《凤池吟稿》,喜出望外,心想:这不就是我在高邮看到的版本么,于是复印一册赠我。《诗馀图谱》明代嘉靖刻本也应在台湾。成忠便亲临台湾,几经周折,终于见到该书孤本,自然也是喜出望外。原刻本纠正了后来人以讹传讹的若干错误,还其本真,这是民族精神、智慧、传统的重新闪耀。

《考辨》的作者告我,为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历史的责任感驱使他不能懈怠,他的研究工作夜以继日,他每天入睡时,从不熄台灯,夜思梦想,偶有心得或突有发现、忽来灵感,立即起床疾书之。

在读《考辨》时,似乎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目标的坚定、心志的勤苦、治学的严谨以及锲而不舍的毅力。这些精神和品质都缘于他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挚爱,而这正是当前学界所需要的,对从事其他行业者亦不无启迪。

板凳要坐十年冷。成忠写了两本学术专著,凡十二年,他耐得住寂寞,而且从中不断地获得快乐,自得其乐,我们读他的著作时也是在分享其快乐,乐其乐。

一部好的著作,其影响不仅是在当世,且会在若干年后显现,那是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光照。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