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3 00:00:00 作者:记者 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今年70岁的庄启福自幼喜爱绘画,任凭时光流逝,绘画依然是他不变的爱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前不久,他正式成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梦想。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市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也是屈指可数,庄启福能晋级其中实属不易,然而他却说,这只是起点……
庄启福自幼喜爱绘画,在三垛小学读书时,他是班上的美术课代表。一次,美术老师身体不适,就“请”庄启福“代课”,他既受宠若惊,又忐忑不安。走上讲台,他有模有样地当起了小老师,学着老师的架势在黑板上边画边讲。他讲得带劲,同学们听得认真。“记得当时正是金秋时节,我就‘教’同学们画了菊花和蟹黄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庄启福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
成功当了一回“代课”老师后,更加坚定了庄启福执着绘画的信心和决心,他将国画大师齐白石作为偶像,立志成为一名画家。那时,他最爱临摹齐白石的作品,画得最多的是螃蟹、菊花、蟹黄包等。庄启福虽然年纪不大,在三垛镇上却小有名气,一些商家还特地邀请他画一些广告画。“三垛镇原来的东风饭店的第一块广告牌子就是我画的。”庄启福介绍说,因为经常画菊花和螃蟹,饭店老板就请他为饭店里的蟹黄包子打广告,报酬就是请他吃了几个蟹黄包。庄启福告诉记者,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鲜香的蟹黄包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庄启福从小的梦想是做一名画家,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或许他的人生又将是另外一种景象。然而人生没有如果,该来的全部都要面对。1968年,年轻的庄启福和许许多多的知识青年一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去农村插队务农,将青春挥洒在三垛农村广袤的田野上。幸运的是,庄启福的绘画特长令他在下乡插队期间不用干体力活,主要的任务是画毛主席的画像以及抄写毛主席语录。记得有一次,生产队开农业生产现场会,为了营造浓烈的宣传氛围,生产队队长要求庄启福写大型的宣传标语,他写了2米×2米的7个大字:“育好小秧迎九大”。当晚,他听到广播里播中共九大召开的消息时,他想,中共九大已经召开,标语上的“迎”字已不妥,于是随即连夜又写了一个“庆”,摸黑到田埂上将“迎”字换成“庆”字,即“育好小秧庆九大”,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本以为生活就这样继续,没想到庄启福的绘画技能却给他带来了从未想过的改变。1970年,粮食局在知青中招美工,庄启福因此被粮食局录取。“我清楚地记得录取的那天是1970年6月21日。”当天,庄启福因身体不适躺在床上休息,镇上的人到他家里告之这个好消息,躺在床上的庄启福兴奋地从床上蹦下来,收拾好包裹就赶到县粮食局报到。
从此,庄启福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从一名知识青年变成粮食局的一名美工。当爱好变成工作,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工作之余,庄启福致力于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绘画水平。1993年,庄启福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的学习,还得到省著名画家傅小石、毛逸伟,扬州的杨麟、王野翔等老师的指导,使他受益匪浅。通过细致观察、潜心研究,他发现当今画坛有这样一种现象,全国各类大小画展、比赛中搞花鸟、山水画的人才辈出,而搞人物画的却所见甚少。他有志于以攻写人物画为主,大量临摹当代和历代人物佳作。他根据历史故事,为高邮名胜古迹文游台绘制了宋代四贤苏轼、秦少游、孙觉、王巩人物画像,其画面神态自然、栩栩如生。
在宣纸上作画,笔墨所到之处,再也不能修改。而庄启福画的大多是人们所熟悉的伟人、名人,因而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在创作的酝酿阶段,他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在主观上完成对绘画对象神态的把握;在感情上,他热爱画中人,并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待胸有成竹后,才提起饱蘸深情之笔。
香港回归之际,庄启福创作的《重任在肩》荣获首届国内贸易部书画大赛银奖,并应邀赴京领奖。该作品同时被当时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董建华办公室珍藏,还被编入由国立华侨大学艺术研究院、广西美术出版社主办的《永远的1997年——纪念香港回归全国美术作品集》。与此同时,庄启福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创作的《播下春色满人间》以及《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人民公仆刘少奇》《总设计师邓小平》等作品多次在国内有关知名报刊发表,受到行家的好评。
1997年3月15日,由深圳中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文艺杂志社、广州鹰报社出版的《鹰报》,一版头条位置刊登了庄启福创作的《浩气长存》——纪念邓小平的国画作品。庄启福告诉记者,时任《鹰报》的总编辑司徒杰为了配合此画,连夜创作了一首2000字的现代诗《中国的邓小平》。庄启福拿出已经泛黄的《鹰报》给记者看,只见该报头版头条位置用约二分之一的版面刊登了司徒杰创作的《中国的邓小平》,并配庄启福的国画作品《浩气长存》,以此纪念一代伟人邓小平。
“活到老,学到老,画到老。”这是庄启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庄启福开始积极转型,从主攻人物到主攻花鸟,又以牡丹为甚。如今,庄启福在业界有“庄牡丹”之称,只因他擅长创作牡丹。日前,记者来到庄启福书画工作室,看见一楼室内悬挂着一幅《花开富贵》的国画作品,画中红色牡丹似火,粉色牡丹似霞,还有两只蝴蝶翩翩起舞,与牡丹动静结合,相映成趣。整幅画面中,红花绿叶搭配得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安详而亮丽。庄启福告诉记者,他之所以喜爱创作牡丹,是因为牡丹雍容大度,花开富贵,是吉祥富贵的象征。
“创作作品的同时,亦是一种享受。”古稀之年的庄启福坦言,生命不息,绘画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