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纹枰论道聚邮城

2017-08-13 00:00:00    作者:记者 翟甜甜    来源:今日高邮

——第七届“秦邮特钢杯”高邮围棋公开赛侧记

12日上午,由市体育局、旅游局主办,市围棋协会承办的第七届“秦邮特钢杯”高邮围棋公开赛在我市临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安徽、台湾等地的104名围棋选手参加了此次角逐。据了解,参赛选手当中最小的只有10岁,最大的已经65岁。与往届相比,此次比赛无论是在参赛人数还是参赛选手的总体水平都有所提升,其中职业初段1人、业余6段16人,占总参赛人数的16%。高邮围棋公开赛作为苏中地区影响极大的业余围棋赛,短短三年时间,就从草根版的高邮棋王赛发展成为现在的公开赛,并通过比赛走出了8位职业初段。因此,高邮公开赛也被称为冲段少年们的“福地”。

高邮围棋公开赛不光得到了广大棋手的青睐,也邀请到了不少围棋界的顶尖高手前来观战,其中就包括被称为“业余天王”的业余8段选手胡煜清、号称业余9段的“姚九”姚建科等。

 

围棋是竞技也是文化

    

胡煜清曾两获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晚报杯、黄河杯冠军,四获全国业余天元赛冠军,并多次战胜职业棋手,是当之无愧的国内业余围棋界的天王级人物。对于来邮参加高邮围棋公开赛,胡煜清表示,虽然是第一次来高邮、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感受高邮公开赛,但自己对高邮一点都不陌生。“我与刘汤颢(第四届高邮围棋公开赛冠军)是好朋友,经常听他提起高邮公开赛选手水平之高、竞争之激烈,是冲段赛冲刺阶段非常重要的一站比赛。”

胡煜清表示,围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看到它在高邮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十分开心。围棋既是竞技,也是文化,与高邮这座文化古城相结合更是相得益彰。他还告诉记者,由于日程安排比较紧,还没来得及饱览高邮风光,等比赛结束后一定要去领略一番高邮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手谈即心谈

     

对于姚建科,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但只要提起“姚九”,棋友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叫声“姚老师”。姚建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统治了南京市乃至整个江苏省业余围棋界,巅峰期时以十二全胜拿到了江苏省业余围棋赛的冠军。由于姚建科在棋迷中称自己是业余九段,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姚九”。

高邮公开赛打响后,65岁的“姚九”首轮对阵的是14岁的小将,战至收官阶段“姚九”遗憾告负。但这一点也没影响到他的心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主动告诉记者,今天是第二次与这个小棋手下棋了,两年前自己就曾和他交过手,今天比赛时明显感觉到小棋手棋力见长,虽然输了比赛,但是能见证小棋手的成长,自己也很高兴。

“姚九”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来高邮参赛,与两年前相比,他感到变化最大的是比赛的赛制。“这次比赛除了决出冠亚军,还设置了诸如最佳少年棋手奖、最佳男女棋手奖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以后势必会吸引更多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棋手,对于扩大赛事的影响力很有帮助。”

虽已年过花甲,可“姚九”依然没有停下比赛的步伐。这个月25号他将赶赴淮安参加一个小型围棋比赛。他告诉记者,围棋在古代被称为手谈,名为手谈实则更是修心,年轻时是好胜心、得失心,到了一定年纪后渐渐就成了平常心。赛场上的对手渐渐从70后、80后们变成了现在的90后、00后,自己的参赛心态也慢慢变平和,现在在外面参加比赛主要是为了“过过瘾”,输赢都是其次。

 

计白守黑传友谊

 

在本次团体赛中,有一支徽帮少年队,由来自镇江、无锡和台湾的三个小棋手组成。郭志坚就是台湾小棋手郭茂森5段的父亲,他特意请了几天假陪儿子来参加高邮公开赛。

郭志坚告诉记者,他的祖籍是南通如皋,妻子是台湾台中市人,一家人定居在台湾,目前自己在无锡工作。他还告诉记者,儿子郭茂森从小就喜欢围棋,自己到无锡工作后就帮儿子在无锡报了个围棋班,平时儿子在台湾上学,假期就来无锡学棋。他听说高邮围棋公开赛的氛围很好,就让孩子来以棋会友、长长见识。

郭志坚说,台湾没有内地那么浓郁的围棋氛围,赛事也比较少。回去后,他会将参赛经历告诉更多的台湾小棋手的家长,鼓励他们多来内地参赛,也希望借此可以增进两岸同胞的交流。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