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古宅墙上发现各种镂空洞口

2017-08-29 00:00:00    作者:管玮玮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记者 管玮玮)近日,我市导游项先生在微信朋友圈上传了一组拍摄于市区恒兴昌家宅的照片,照片中一个个造型别致、外形精巧的石头镂空小洞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和猜测。昨日,记者带着大家的疑问,就墙上的这些镂空小洞专程请教相关文物专家。专家解释,这些小洞主要用于房屋的通风和排湿,又称“排湿孔”。

在北门当铺西侧的恒兴昌家宅修缮施工现场,在项先生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了他在微信圈上传的那些镂空小洞。只见这些小洞均匀地分布于房屋墙体下方,大部分用白石雕刻而成,式样以银元宝、繁体万字以及各种花卉为主,外观非常精巧、别致。记者从南向北一一细数,发现镶嵌在房屋墙根边上的这些小洞足足有十多个。“我刚搬来这里居住的时候,一次偶然机会发现了墙上的这些小洞。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小洞虽长年累月经受风雨侵蚀,但仍完好无损。”已居住在恒兴昌家宅40多年的刘先生告诉记者,由于现代建筑很少出现这样的镂空小洞,所以来此观光游览的游客对这些小洞非常感兴趣,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排水和排烟口。

“在以前的古宅修缮中,我们也经常发现这些类似的镂空小洞。我们查询相关史料以及请教资深文物专家后得知,这些小洞又叫‘排湿孔’,主要用来通风排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文物局相关专家解释道,因为古代的建筑主要依靠木柱支撑结构,然后再在柱子之间修建墙面。木头容易返潮导致腐烂,特别是根部受潮最严重,所以为了更好地通风和防止返潮,古人就会在修建的房屋墙上距离柱子基础部分较近的地方留出一个孔,便于排湿通风。

同时,专家还表示,根据他们对不同古宅的现场考古发现,根据家庭条件不同,旧时,不同人家对房屋“排湿孔”的设计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经济条件较为贫寒或者中等化的家庭房屋“排气孔”多用几片小瓦搭建而成,十分简单、随意;而经济较为富裕的大户人家,房屋“排湿孔”多采用坚硬的白石做底,再刻上各种寓意美好的图案镶嵌其中,以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