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清真美食荟萃 共享舌尖盛宴

2017-11-12 00:00:00    作者:翟甜甜    来源:今日高邮

 

 

 

 

 

 

 

 

 

品美食、购特产、看演出……10日上午,第二届江苏菱塘民族旅游美食节在一片欢乐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四海宾朋欢聚菱塘回族乡民族广场,感知特色美食璀璨文化,共享旅游美食多彩魅力。本届美食节以“休闲美食好生活,健康快乐共分享”为主题,清真宴、全牛宴、全羊宴、全鹅宴等特色美食,吸引了众多食客驻足停留,近三十家餐饮单位参展。主办方还设置了就餐区,众多特色美食令食客们大饱口服。

舌尖上的清真美食

10日上午8点30分,距离美食节正式开幕还有一段时间,记者来到菱塘回族乡民族广场上,民族广场浓郁的清真美食香味扑鼻而来,天兴斋1903百年清蒸大包、兰州拉面、牛街酱牛肉等摊位已经开始进行现场烹调,锅贴、米糕、牛肉包、羊肉串等新鲜出炉的清真美食泛着诱人的色泽,令过往的食客垂涎欲滴,忍不住驻足品尝。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菱塘美食,菱塘老鹅展摊前挤满了食客。身穿黄色“龙褂”、头戴白色厨师帽的丁浩昌在人群中尤为显眼。他站在一口木制大锅前烹制着盐水老鹅,数十名食客围在其周围好奇地观看着,还不时提出一两个小问题。“我一夜没睡,2点就开始准备食材了。这个汤底秘方是祖传下来的,有近百年的历史,每道工序都一定要到位,一锅老鹅48只,一定要烹煮3个小时,一点马虎不得。”丁浩昌告诉记者,虽然才短短一个小时,已经卖出了几十只老鹅。“刚刚有个外国小伙,尝了一口后就竖起了大拇指,还特意买只老鹅尝尝鲜。”丁浩昌乐呵呵地说。

除了新鲜出炉的美食,很多参展摊位也带来了菱塘当地的特产。王鲜记大闸蟹、蒋氏蜂蜜、红菱食品等摊位前也聚集着大量的食客,先尝后买的方式,让不少食客主动掏出腰包,购买美食回去尝鲜。

清真宴展示区也吸引了许多食客的目光,大咸菜烧羊肉、锡纸孜然羊排、菠萝桂鱼、琵琶鱼、龙井水晶虾仁、五香牛腩、金牌特色牛头、金米特色鹅丸、烤全羊、椒盐乳鸽、新疆披萨……参观者们纷纷将目光瞄准了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品。

海内外食客的盛宴

在现场,记者发现不少游客都是专程组团前来参加美食节。来自仪征的李赫,平时也热衷于到处寻觅美食。前不久她偶然得知菱塘回族乡要举办美食节,就在微信群里发了条去菱塘参加美食节的消息,结果朋友们纷纷响应,组了20多人的自驾车队,打算趁着美食节将菱塘境内的景点也游览一番。“我们一开始就是冲着老鹅来的,我买了不少鹅肝、鹅心、鹅杂等盐卤小吃,带回去给家里人也尝尝。”姜超也是自驾游团队的一员,他一边吃着手中的鹅翅,一边赞不绝口:“菱塘老鹅,真是口水流成河呀!”

“我是菱塘人,现在在南京工作,今天特意请了一天假带了几个朋友来品尝一下家乡的美食。”正在等待锅贴出炉的小许告诉记者,自己在南京工作了5年,平时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美食,隔三差五总要抽时间回来,吃几道父母做的家乡菜。

在众多游客中,最吸引眼球的还要属一群来自多个国家的外国友人。他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和制作美食的师傅们学起了剁老鹅、烤羊肉串、拉拉面。“我第一次吃到味道这么好的鹅肉,真是太香了。”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也门留学生木吉布对刚刚品尝过的菱塘老鹅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次来菱塘,但这里的美食、美景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机会一定还会再来。来自埃及的留学生萨拉赫,正拿着相机专注地拍摄着全鹅宴展示区的各色菜肴。“Wow,真的很难想象,一只鹅可以做成这么多道菜。”

热情好客的回乡人民

菱塘民族广场的东北角上有个特殊的摊位,正在现场制作回族特有的食物——油香。记者看见,几位回民妇女正在将面团反复揉压均匀,切作圆形块面饼,表面压两三道纹,放入油锅炸,一会儿一锅香气四溢、喷香诱人的油香便出锅了。油香制作者杨彩虹向记者介绍,油香是具有代表性的回族食品,主要于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重要节日中,用来招待贵客。杨彩虹表示,他们制作的油香都是免费赠与亲戚朋友和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在回民们的心里油香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象征团结友谊的馈赠佳品。希望让更多的外来朋友感受到回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多来美食节做客多来菱塘做客。

牛梅红是名老师,也是菱塘乡巾帼志愿者服务团队的一员。活动当天她主要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和发放活动手册。“有60多名志愿者参加了美食节活动,大多负责现场迎宾和给游客提供服务。这是我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美食节,我特别高兴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牛梅红说,“菱塘有旖旎动人的自然风光,古朴醇厚的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希望有更多的朋友通过旅游美食节来认识菱塘、体验菱塘、爱上菱塘。”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