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4 20:21:16 作者:孔令玲 来源:今日高邮
——赴京拜访文化界专家和高校教授侧记
汪朗:将这份感情转化为家乡发展的动力源泉
20日下午,在中国出版集团15楼会议室里,一场关于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座谈会正在举行。“感谢家乡对老头儿的挂念,每一次都能看到家乡对老头儿这份感情,老头儿对家乡也同样充满深情厚谊。”汪曾祺长子汪朗在看完汪曾祺故居纪念馆设计方案和纪念汪曾祺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后说。
1951年生于北京的汪朗,是散文作家、美食家,也是资深媒体人。他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直到1981年才第一次回到高邮。汪朗回忆,在高邮期间,他受到了家乡的热情招待,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汪朗说,回到北京后,他对父亲汪曾祺讲述这段高邮之行时,父亲非常激动,甚至非常羡慕。不久后,汪曾祺也回到了高邮,实现了归乡的心愿。
明年就是汪曾祺诞辰百年,作为从高邮走出去的当代著名作家,我市将举办纪念汪曾祺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发挥文化名人效应,做响做靓高邮文化名片。活动包含举办汪曾祺学术研讨会、纪念汪曾祺诞辰100周年暨汪曾祺故居纪念馆开馆仪式、纪念汪曾祺诞辰100周年专题文艺演出、“百年汪老”书画展等。另外,我市还将出版《回望汪曾祺》专辑、创作汪曾祺主题文艺作品、开展汪曾祺诞辰100周年主题征文暨网络纪念活动。“重头戏”第六届汪曾祺文学奖评选活动将在今年7月至明年2月举行。
汪朗一页页地仔细翻阅着汪曾祺故居纪念馆设计方案。“纪念馆不论是从空间布局还是展陈布置都设计得非常细致,我完全赞同,需要我做什么的,我一定全力以赴。”看完汪曾祺故居纪念馆的设计图样,他连连点头。汪朗表示,他愿意拿出家中父亲的一些书画、手稿、照片等,在纪念活动中展示。
对纪念汪曾祺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汪朗提出,希望将父亲笔下的家乡美食元素添加到活动中。“‘跟着汪老头吃高邮美食’这个主题不错,在活动中加一些老百姓喜欢的东西,让老百姓能够参与进来,活动才更贴近群众,更有影响力。”汪朗说。
“能看出来高邮现在的发展越来越好了,怎么将家乡对老头的这份感情转化成家乡发展的动力源泉,这是我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汪朗说,今后,他会持续关注和支持高邮文化品牌的打造,希望高邮文化名片越来越闪亮。
程郁缀:让少游诗词真正传唱在百姓心中
早春三月,北京大学里一片大好春光。在秦少游学术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程郁缀教授的带领下,大家走进了北京大学。
“未名湖里徘徊着天光云影,博雅塔顶沐浴着春风朝阳。那倒映在未名湖里的博雅塔,就像是巨毫饱蘸着浓墨,把最新最美的文字写到辽阔纯净的蓝天上,把最新最美的图画,画到流动飘飞的彩云间。”程郁缀兴致勃勃地为参观人员朗诵了这首诗歌。
在北京大学大雅堂会议室里,程郁缀教授与大家就纪念秦少游诞辰970周年系列活动的细节进行商议讨论。今年是秦少游诞辰970周年,我市将举办第十届国际秦少游学术研讨会暨“秦少游与高邮文化”高端论坛、秦观后裔回邮祭祖省亲活动、秦少游爱情主题诗词征集活动、爱情主题邮票展、秦少游诗词全国书法邀请展、第四届“秦少游文化奖章”评选等众多精彩纷呈的活动。另外,为进一步扩大秦少游文学作品的影响,我市还将出版秦少游诗词书籍、读本,举办秦少游经典诗词作品诵读活动。
程郁缀说,秦少游是杰出文学家,他不仅是高邮的,也是中华民族的,举办纪念秦少游诞辰970周年活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从活动方案来看,整个活动安排全面,内容丰富,相信将会是一场文学盛宴。
“秦少游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秦少游时,习惯上总是把他与婉约词联系在一起,却较少提及他的诗,更少论及他的文。”程郁缀说,除了人们熟知的诗词上的成就,秦少游在策论、军事上的成就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秦少游的策论,立论高远、说理透彻、章法严紧、文笔犀利,有一种特有的艺术张力。程郁缀建议,我市在出版秦少游诗词书籍、读本时可以适当添加诗词外的策论文章,向世人展示出一个完整的秦少游。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词是秦少游最为人所熟知的词句。程郁缀建议,不仅要把秦少游的这些名篇佳句汇编成册,向广大市民以及中小学生散发和宣传,作为高邮人,每人也要学背一首秦少游的诗词。同时他提出,在纪念活动结束后,还要长期宣传和普及秦少游相关历史,让每一个高邮人都了解和熟悉家乡的名人,并通过这些名人,提升现代高邮人的文化修养与内涵,真正让少游诗词传唱在百姓心中。
华学诚:在保护建设的同时传承发展
拜访的最后一站来到了素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在北语的会议室里,我市相关人员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汉语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华学诚等训诂学研究领域的教授进行了座谈。
王念孙、王引之是乾嘉学派的杰出代表、扬州学派的中坚学者。王氏父子不仅对许多文献典籍进行了系统整理,而且在音韵、文学、训诂校勘等专门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王氏纪念馆就是王氏父子的故居,它位于我市老城区市河中段。今年,我市启动了王氏纪念馆扩建修缮工程,工程除对原王氏故居馆进行修缮之外,还新建了王氏纪念馆新馆,修缮后的王氏纪念馆总面积达1900余平方米。
新建的王氏纪念馆包括王氏宗族交流厅、国学讲堂、文创休闲区、户外景观区等。故居馆和新馆两馆相辅相成,布展整体创意因地制宜,在坚持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原则的同时,运用现代的展陈设计理念和新颖独特的展示手段,力求将王氏家族的历史、王氏父子的学术成就及王氏家风家训一一呈现。我市将在今年五月份举办王氏纪念馆开馆仪式,同时举办训诂学研讨会和王氏父子精品展。
“高邮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扩建王氏父子纪念馆并举办相关活动有利于进一步丰富高邮的文化内涵。”在听取我市新扩建王氏纪念馆建设进程和开馆相关活动介绍后,华学诚欣喜地说。在馆藏展品征集中,华学诚也给予了专业指导。他建议,要对散落在民间的王氏父子遗存进行征集,不仅要征集王氏父子在训诂学研究方面的资料,还要收集后人直至当代研究王氏父子的文献资料和相关学术论文。同时,积极挖掘王氏后人手中的资料,并记录和保存下来。
“王氏父子在国内外训诂学界广为人知,有很多内容值得研究,这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希望高邮能以当地特色推动王氏研究成果的普及。”华学诚说,要在保护建设的同时传承和发展,除了物理空间的扩大,还要加强对王氏父子的宣传力度。“让高邮真正成为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王氏父子的研究中心。相信到时候将会有来自各地的王氏研究学者走进高邮,给高邮的旅游经济带来活力。”华学诚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