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7 20:46:44 作者: 子杼/文 张元奇/摄 来源:今日高邮
“这张照片(右图)反映的是上世纪70年代高邮农田里出现了手扶插秧机的新鲜场景。” 日前,我市著名摄影家张元奇曾经拍摄的一幅反映农业生产的黑白老照片勾起了不少人的回忆。这幅照片目前被收录在《时代的背景——张元奇从影60年老照片汇集》中,标题为“领导带头使用手扶插秧机”。照片中,在一块秧田里,几位男子穿着短袖光着脚、裤脚卷到膝盖,双手扶着插秧机在秧田里插秧,插秧机的秧爪上整整齐齐摆放着秧苗。
83岁的张元奇告诉记者,这是上世纪70年代,高邮县革委会在原八桥公社召开现场会体验和推广手扶插秧机的场景。照片中出现的几位男子并非真正的农民,而是高邮县革委会的相关领导。
“摄影最重要的是记录历史,反映时代和生活的变迁。”冠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等诸多头衔的张元奇,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涉足摄影以来,拍摄了大量具有水乡风情的摄影作品,用镜头记录了高邮6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并有数千幅作品在全国影展及国际影展发表、入选、获奖,出版过多本摄影作品集。
记者透过张老拍摄的这张老照片,看到县革委会领导脸上洋溢的喜悦之情,可见手扶插秧机的问世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今年83岁、家住高邮镇湖滨村的胡秀英告诉记者,过去在农村,四夏大忙是一年当中农活最集中、劳动最紧张的一个季节。特别是栽秧,工效低、速度慢、劳动强度大,最累最苦的是妇女同胞。她坦言,插秧时节不仅要承受太阳暴晒和腰腿疼痛,而且手和脚因长时间泡在撒有肥料的秧田里,手丫和脚丫全部溃烂,奇痒无比,每天晚上要用一种叫“老虎藤”的草汁进行涂抹。
胡秀英老人的痛也是过去无数农民在插秧时节要遭受的苦楚。正因为如此,当时民间的一些“巧农民”开始尝试发明创造。“我父亲也曾经设计过手扶插秧机的木制模型。”今年67岁的江都退休职工李怀远回忆说,他父亲名叫李正宽,1915年生于车逻,有感于农民手工插秧的辛苦,便萌生了发明机械替代人工的念头。1968年至1969年期间,李正宽在车逻经过反复试制终于完成了一套设计方案,并在当地木匠张士荣和车工周道林的协助下制作完成了手扶插秧机的木制模型。“研制过程中碰到的第一个难点就在分苗上。”李怀远告诉记者,一把梳子让他父亲产生了灵感:木梳梳头发能梳得整整齐齐,那么能不能把插秧机的秧爪设计成梳齿形状呢?有了灵感后,随后的过程就显得十分顺利,大家联合作战,设计出梳齿状的秧爪。
李正宽的尝试和研究也折射出当时农民渴望农业机械化的迫切心愿。而此时外地不少地方已开始使用机械插秧机进行插秧。高邮县革委会审时度势,指定八桥农具厂进行专业研制、试验和生产。据曾经在八桥农具厂工作的李一干老人回忆,八桥农具厂自1969年元月份开始研制手扶机械插秧机,二月份出样机;1970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1971年至1973年共生产了1000台至3000台;1976年大批量推广使用近万台。
手扶插秧机在八桥农具厂的试制成功及推广使用,引起了全省上下的强烈关注。1978年,江苏省在原八桥公社召开手扶插秧机现场观摩会,上万名来自全省的农业代表前来观摩,把农田挤得水泄不通。这样的壮观场景,也被张元奇及时捕捉了下来。张元奇告诉记者,那时候没有高楼,也没有起重机,当时为了占据制高点拍到全景图,他从附近的村民家借来了3张条凳架到水田里。“农村空旷,稍微高一点的地方,风很大。”站在两三米高的条凳上,张元奇的腿直打晃,但是照片最终还是顺利拍出来了。
张元奇拍摄的老照片真实反应了手扶插秧机当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据资料记载,1975年,高邮县八桥公社因四月份气温较低,秧苗生长慢,推迟了5天插秧。然而,由于全面使用了插秧机,提高了工效,不但没有耽误生产,而且还比1974年提前3至5天结束插秧。同时,高邮县1975年搞了206块近千亩的对比试验田,机械插秧田亩平均增产在一成以上。
用现在的眼光看,照片中的手扶插秧机的设计理念、效率等与今日不可比拟。事实上,至上世纪80年代,这种手扶插秧机便因故障率高、耗力耗工等被农户弃用,但高邮农业机械化势头从此便势不可挡。来自农业部门的资料显示,1979年,我市农机总动力15.03万千瓦,多以各类拖拉机为主,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至目前,我市耕整机械化水平达100%;水稻机插水平达77%、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100%、小麦机(条)播水平达100%;机收水平达100%;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7%。
“以前,田里的农活都要自己亲手干,家里的劳动力全都困在田地里,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效率低,挣钱少;现在,庄稼从种到收全部是机械化,省时、省力又省心。”站在田间劳作的78岁农民郑金才感慨地说,“现在农机化水平越来越高,种田比以前轻松了许多倍。”
如今,无论是夏收夏栽季节,还是秋收秋播期间,行走在秦邮大地上,放眼于广阔的田野间,映入眼帘的是“遍地铁牛遍地歌”:机收小麦机插秧、机割水稻机播麦、机械化秸秆还田……正是这些“铁牛”们的奋力驰骋,让沃野田畴呈现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