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1 21:13:38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保持冷静 持续奋进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扬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保持冷静、持续奋进,“强富美高”新高邮建设向着既定目标稳步迈进。
以“四个定位”为目标,思想更加统一
坚持“两级把关”,推进工业向园区集聚、创新向城区(高新区)集聚、旅游向河湖集聚、农业向腹地集聚、项目向产业链集聚。加速构建大交通格局,实施连淮扬镇高铁、京沪高速扩容、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站前路、S333东段等重点工程。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启动新建汪曾祺纪念馆,提升文游台景区,建成王氏纪念馆扩容工程、集装箱房营地公园,龙虬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对外开放。构建“一环一带三镇”环湖旅游新格局,“好事成双在高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文化兴、生态优、创新强”的魅力高邮画卷正徐徐展开。
以“四聚任务”为路径,举措更加靠实
坚持聚焦富民,综合运用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完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实施村干部“创业富民”计划,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93元、增长8.5%。坚持聚力帮扶,开展第二轮335户最贫困家庭精准帮扶,抓好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经济薄弱村脱贫工作。坚持聚文化人,举办第二届“邮驿路•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系统推进“两集中”“三控减”“六禁止”工作,“土地庙”整治工作得到省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坚持聚才创新,落实促进人才双向流动实施意见,举办“聚才创新•智汇高邮”暨“好事成双•梦圆高邮”集中推介活动,进一步畅通各类人才流动渠道。
以“三服务”为抓手,落实更加有力
真心实意服务企业,企业活力更加充沛,上半年“三新”项目建设及实际利用外资工作受到扬州通报表扬,全市核心经济指标在扬州7个县(市、区)保持“第一方阵”,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开票销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位列第1,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位列第2。
以“从严治党”为保障,政治站位更加坚定
严肃认真配合做好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项巡视。认真筹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圆满完成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完善“三项机制”,构建容错审核“两道关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常态开展市委巡察,深入推进“破除中梗阻、治理微腐败”专项行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向人大和政协沟通、报告、通报的十条意见》,加强统一战线、党管武装、群团等工作,全市上下同心、步调一致。
提高站位 担当作为 雷厉风行抓好省委专项巡视整改
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7月24日,市委常委会就整改方案进行了认真研究。我们要坚持“严”字当头、“紧”字为要、“实”字着力,真改实改、立行立改,认真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努力以整改落实的实际成效向省委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聚焦巡视整改。
以强烈的责任担当确保整改实效。
以过硬的发展实绩放大整改效应。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奋力书写高邮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1、补短板、强弱项,决胜全面小康。
坚持“落地落实”,促进居民增收多元化。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落实“江苏富民33条”“扬州富民39条”,推进产业富民、就业富民、创业富民、改革富民,打好“聚焦富民”“聚力帮扶”主攻仗。突出精准有效、综合施策,持续开展最贫困家庭、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血透患者、老年人“五帮扶”工作,着力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兜牢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底线。
坚持“城乡一体”,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扎实开展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提升行动,优化农村学校布局规划,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农村高中“三类学校”建设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作。推进“健康高邮2030”建设,实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提升行动,加快建设人民医院二期、中医老年护理院,提升4家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服务水平,努力办好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医院。按照一门服务、一窗受理、一枚公章、最多一次“四个一”的要求,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自办与代办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原则,构建“2+13+X”服务体系,统筹推进行政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打造行政审批(服务)改革“高邮模式”。以第三届高邮文化艺术节为统领,办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创新举办中国(高邮)国际青年建造节双年展、江苏民歌大会,做好第二届“邮驿路•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巡展及第三届启动工作,筹备举办纪念秦少游诞辰970周年、纪念汪曾祺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促进城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五个集聚”,促进镇域发展差别化。要保持发展定力,制定实施“五集聚”的政策意见,扶持推动乡镇、园区大力培育壮大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的地方产业。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重大机遇,全力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推进干线公路、快速路网、城乡绿道建设,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镇村公交全覆盖。强化底线思维,积极稳妥做好政府债务化解工作。
2、抓调整、促融合,壮大乡村产业。
紧盯“三年行动”,向土地要效益。要着力打造乡镇书记镇长领办项目示范样板,大力发展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信息产业。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让土地成为农民最大的“聚宝盆”、最好的致富源。把扬州高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的主阵地、主战场,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扬大生态智慧牧场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早日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目标定位。
紧抓“融合发展”,做优乡村经济。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以及名城名镇名村的文化优势,推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办好农民丰收节、大闸蟹美食节,提升乡村游品质。要在加强农业招商引资的同时,认真研究“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这一课题,防止侵害农村集体产权、侵犯农民利益。
紧扣“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握发展规律,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认真整改上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切实解决市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对列入关闭名单的小化工、小船厂、小铸造等企业,必须坚决关闭。要推进种养循环一体化,支持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造林绿化工作。
3、打基础、利长远,强化基层治理。
坚持前瞻眼光,不给未来制造“问题”。市委、市政府之所以明确“四个定位”、编制“一图三表”、建立“四张清单”、开展“两级把关”、引导“双向飞地”,目的是从理念上进行引导,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从源头上进行把控,不让今天的决策成为明天的遗憾,不让今天的短视成为明天的“包袱”。
坚持系统思维,不把“问题”留给未来。市委、市政府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系统推进“两集中”“三控减”“六禁止”,是责任,更是担当。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按照“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要求,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开展村庄环境、农村污水、黑臭河道、农村违建、渔船归港、罗氏沼虾养殖面源污染、农业生产配套用房建设、国有资产属地利用、被撤并乡镇集镇区环境、村集体投资领办专业合作社等10项整治工作。
坚持久久为功,不让“问题”反复出现。要以“当好一天‘一把手’”为要求,强化三级联动城乡日常管理,深入开展“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行动。围绕“信息共享”,继续推进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突出“深挖根治”,不断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扎实开展“五聚焦五落实”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党的组织体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载体,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推动城乡移风易俗。
4、聚人才、增优势,筑牢振兴保障。
广开大门,吸引人才。持续推进“聚才创新”八项工作,落实人才双向流动政策,开展“好事成双•梦圆高邮”专项行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明确落户安居、就业创业、零散农户集中居住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入乡人员和“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创新创业。
解放思想,选好班长。推进村干部创业富民计划,不断提高“双带型”村党组织书记、村干部比例。同时,结合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和软弱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创新基层干部培养机制,实施百名村(社区)“两委”正职优选计划,让更多有信仰、有情怀、有实力、有能力的致富带头人、企业经营管理者、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担任“两委”正职。
因地制宜,编好规划。出台《高邮市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清单化明确农村环境整治任务。
注重统筹,增加投入。要针对涉农项目碎片化、资金使用低效化的实际,强化涉农资金的把关和统筹,从严从紧系统谋划村级建设项目。金融机构要加大“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层做给一层看。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提升政治引领力。把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从政治上把握大局、谋划推动工作。
提升干部执行力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的重要指示要求,持续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严格执行各级“为基层减负”的政策意见。
提升自我净化力。坚持严字当头,严肃查处发生在民生资金、“三资管理”、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等领域腐败问题,严肃查处影响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作风问题和腐败行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