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吕居荣的艺术梦

2019-08-22 21:31:34    作者:□ 鲁光    来源:今日高邮

在北京琉璃厂的一个胡同里,住着一位来自高邮的中年画家。其实那屋只是一个过道,窄而长。屋里只有一张木桌、一把木椅,还有一张长沙发——有客来是沙发,可挤坐二三人,夜里铺开便是一张床。四壁挂满了自己的书画和朋友写的字,书香味十足。真有一种“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的意境。

这间陋室有一个雅号,名“真朴书屋”。书屋的主人是“北漂”的吕居荣。如果是一位来京城寻找出路的书画青年,那也不足为奇,可吕居荣已五十七岁。应该说,他是一位地道的老“北漂”,漂泊京城已经有十多年了。我结识过很多“北漂”,他们大多数是来京寻师学艺找出路的,来匆匆去匆匆,像潮水一样,一浪上来一浪退,真正留下的是极少数。居荣在家乡扬州高邮已是名家,担任扬州市文联画院院长,是高邮美协和书协副主席。家庭和睦幸福,孙子都已上幼儿园。但他并不知足为乐,胸有壮志和美梦。最早,他被选到扬剧团当演员。他唱得好,武功好,筋斗翻得又高又漂亮,是块演员的好料。唯一不足的是身高不高,演不了高大的英雄人物。他爱写字,被爱才的一位领导调到政协书画会从事书画工作。而书画会的会长是一位名叫熊纬书的老书画家。熊先生出生于河南商城一户书香人家,祖父是慈禧寿辰恩科进士,书画造诣很高。中央美院邵大箴教授称他为近代史上被遮蔽的智者和贤者。吕居荣有幸成为熊纬书的入室弟子。居荣回忆说,熊先生虽满腹经纶,但很少说话,只是拿自己的字画让他仿、让他画、让他悟。居荣有机会与这样一位有大学问的老先生泡在一起,浸淫传统典藉和传统笔墨,这在他脑海中打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传统文化和传统笔墨是中国画的根。他的绘画理念是在固守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目标是现代新文人画。

他扛着一支传统的大笔,在京城游历,闯各路名家大门,探寻种种艺术珍秘。白天逛画廊,看展览,品茶会友,晚上闭门读书习画。他说,看画赏画,北京是得天独厚的。上百家大小画廊都是免费的,一次没有看够可以再看,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而且北京是人才之渊薮,高人比比皆是。齐白石“北漂”,衰年变法,是他的偶像。他也期待遇上一个当代的陈师曾。

我是在漫斋认识居荣的。京城画廊中,漫斋是一个让人流连的地方,是一个品茶会友谈艺的好去处。四壁没有俗品,来人没有俗客。近年来,我和居荣相见,都在那里。一次次品茶聊天,让我了解了他。他有别于一般的“北漂客”,他衣食无忧,不用为“饭碗”发愁,无论是投师访友,赏画读书,还是品茶抒怀,都是为了实现他的艺术梦。

在最近一次品茶时,我直言,“我浏览过你的书画,也知道你手不释卷。如今你是万事俱备,只等突破了!”所谓突破,就是个人艺术风格,有风格才能成为有作为的画家。著名评论家邵大箴教授对他有个评价:“吕居荣师从熊纬书先生,勤奋学习传统山水画,并吸收各派大师之长。近几年来更注重研究画理画法,进步很快,在笔墨上有自己的体会。作品格调清新质朴,表现出很好的艺术悟性。相信待以时日,必有大成。”居荣赞同我对他的评说,他说:“我明白,我的画还没自己的个性,但我一直在寻找。这一个月来,我有感悟了,我会突破……”我欣喜地说:“好呀!我们等着你突破之作的诞生。不过,突破是很难的,你会陷入苦恼……”没有料到,居荣却说:“只有激情,没有苦恼。”我真服了他。他是一个很谦和的人,但也有乡人说他是“狂人”,一个做着艺术美梦的“狂人”。

我曾送他一幅对联:“灵犀一点通今古,诗文书画求神功”。他的友人见了,说“求”字改为“有”会更好。什么都可改,唯独这个“求”字不能改。眼下,他正在求突破,求神功。居荣有自知之明,说“求”字不能改。有突破之时,便是邵先生期待的“必有大成”之日。

他特别喜欢胡同里的那间陋室。他说:“在家乡客人太多,杂事太多,无法静下心来。潜居这间小屋里,我可以静心读书专心习画。这是一块净土,我不孤独,我享受。”

吕居荣是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同乡。汪先生曾书“追迹锺王”四字送他。他牢记这位文学乡贤的一句名言“时向人间送小温”。他将以自己的书画艺术,给人间送温暖。用时下的话说,艺术为人民。

(鲁光:当代著名作家、画家、高级记者。1937年9月生于浙江永康,1982年加入中国作协,2000年加入中国美协。先后担任中国体育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人民体育出版社社长、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等。著有著作20余部。)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