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8 19:41:21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对标先进争一流 勇居首位立潮头
——访副市长、高邮镇党委书记 李深红
“2020年,高邮镇将认真贯彻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城乡发展、社会治理和干部队伍建设,全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高邮镇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日前,副市长、高邮镇党委书记李深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深红说,项目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高邮镇将推进本土企业加快裂变,助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大力实施卫星公司清洁智能车间、日兴公司10万级GMP洁净区、法马公司交通信号灯等技改项目,通过资本运作、政策扶持,进一步打造兴厦集团“百亿航母”,推动日兴和卫星公司上市步伐;积极引进总部经济、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着力建设运营好金融大厦、盐河文化创意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工业综合体、科技综合体,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质态好、亩均税收高的项目落户。通过盘活收储再招商、扶持政策再收紧、亩均要求再倒逼,不断加速腾笼换鸟步伐,为优质项目落户下好“先手棋”。
李深红说,作为城关镇,高邮镇还将开启城乡统筹“快进键”,全力提升居民宜居生活高品质,坚持“功能完善+精细管理”并驾齐驱,坚持“配合服务+自主建设”双管齐下,坚持“乡村振兴+滨湖旅游”同频共振。同时,积极打好社会治理“组合拳”,提升和谐发展高水准。采取综合整治、关停关闭、治理修复等措施,全力化解服装加工小作坊、液氨企业安全、湖滨老庄台填埋物和助剂厂土地环境污染等风险隐患,实现网格治理“一张网”,画出城市党建“同心圆”。
李深红表示,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必须抓好党员干部的政治建设。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新理论指导实践,注重提升落实力和执行力;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将最专业的人,特别是85后、90后年轻干部,放到最适宜的岗位上进行锻炼,促进党员干部担当。高邮镇处在中心城区,党员干部接触的各类资源丰富、经手的工程建设较多、拥有的工作权力特殊,防范廉政风险是高邮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必须注重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真正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通讯员 蔡忠泽 陈佳骐 记者 翁正倩
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访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陆炜
“市委书记韦峰在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开发区今年要新开工列省项目1个以上,完成工业开票销售350亿元,新增量占比达50%,在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前进3位。如何完成好市委这一‘命题文章’?我们认为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陆炜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接点题、开门见山地说。
陆炜说,今年开发区将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部署安排,切实发挥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主战场作用,继续围绕“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的战略目标,强势推进项目建设,完成中科国际细胞制备及应用中心和高端康养基地项目列省重大项目新开工认定。重点推进中之炬铝合金锭、铝液及铝合金汽车配件项目、胜帆电子中高端印制电路板项目、秦邮特钢资源综合利用钢(铁)渣处理项目一季度正式开工并完成认定,实现重大项目建设“开门红”。跟踪推进香港赛诺高德5G超薄VC均热片生产项目、瑞斯乐年产6万吨汽车制冷配件项目、台科电子功率半导体集成电路项目全面开工。全年力争完成扬州“三新”重大项目新开工认定10个,全力挑起项目建设大梁;强劲开展招商引资,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商热潮,紧盯在手德国EGLASS5.0中性硼硅药用包装材料项目、晶澳4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图兰特年产100万KVAH水平电池建设项目完成正式签约。全年确保签约达扬州重大项目标准的项目8个以上,完成外资到账5000万美元;强力推动扶优培强,持续推进“百亿航母、十亿方阵”企业培育工程,分类打造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梯队”。持续保持秦邮特钢百亿航母位置,打造波司登集团50亿巨舰,实现10亿方阵企业6家,加快推进宏远电子、佐仕科技、一洋制药迈向十亿方阵,全年确保实现工业开票销售350亿元,新增量占比达50%。
与此同时,围绕做优产业,打造特色集群,重点打造光储充产业,创新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此外,围绕做靓园区,提升形象品质,全力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基础设施完善工程和清水潭景区打造工程。 通讯员 田威 朕宇 记者 维祥
聚力产城游 发展高质量
——访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送桥镇党委书记 顾吉林
“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把‘强富美高’新高邮建设不断推向前进。高新区作为全市经济建设主战场,将勇挑重担,主动作为,以必胜的信念、昂扬的斗志、坚毅的行动,涉险滩、破坚冰,归零再出发,铸造新辉煌。”5日下午,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送桥镇党委书记顾吉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顾吉林说,过去的一年,高新区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天”,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在重大项目强力拉动下,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2亿元,规上工业产值146.76亿元,工业开票销售186亿元,工业入库税收5.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8%、21.4%、20%、11%。
顾吉林表示,今年,高新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生态新区、智慧新城”总体定位不动摇,围绕“聚力产城游、发展高质量”发展重点不懈怠,开展“全员招商活动年”“项目建设突破年”“乡村振兴推进年”“基层治理创新年”“安全生产提升年”“文明创建攻坚年”活动,力争在全省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进位3位以上、在全市高质量考核第一方阵中持续争先。坚持招商引资“1号工程”,充分发挥“蓝海”优势,大力调动域内企业、成功乡贤以及关注高新区发展的热心人士招商引资积极性。同时,聚力推动招才引智,加快建设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基地实验室,推动科技综合体实体化运营;大力建设和完善“区中园、园中园、专业园”,落实重大项目专门工作组制度,组建服务项目专业队伍,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扎实有序推进实施光明小镇和移步易景生态长廊2个PPP项目,加快6号安置区、万丰二期、核心区农贸市场等建设,充分利用好山、好水、好泉、好文化的独特资源禀赋,打造“最好温泉小镇”“最靓水乡绿道”“最美湖堤公园”等;巩固和提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完善“1+4+N”治理模式,推出“送桥版”套餐式审批服务新模式;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排查,坚决关闭不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的化工企业,开展全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完善培训内容,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通讯员 赵国海 记者 赵妍东方
狠抓重大项目 加快产城融合
——访城南经济新区党工委书记 史美山
“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给出了‘聚焦三大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的时代考题。新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2020年‘十件大事’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功成不必在我任’的胸襟和担当,坚持‘跳出高邮看新区’,进一步狠抓重大项目,加快产城融合,努力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更上一层楼。”7日上午,城南经济新区党工委书记史美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项目是基石、立柱和大梁,没有项目就没有企业、没有税收,更是空谈产业和未来。”史美山说,新区将立足“一区三园”产业格局,坚持产业科技和科技产业两手抓,优化招商机制,用好启迪孵化器、建筑产业集聚区等平台,明细产业链招商图、大院大所对接图、产业领军人物联络图,按图索骥,锲而不舍,做到“三不三只”,就是:不搞综合招商,只搞产业招商;不搞会议推介,只搞专题拜访;不搞广义招商,只搞特色招商。以“重大项目建设季度赛”为指挥棒,以“扬州重大项目达目标、省级重大项目争突破”为目标,坚持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政策、一支基金、一个园区,突出主导产业培育,加大提升产业创新,强化增量带动存量、存量吸引增量,务求实现“双十”目标,即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省重大项目1个、扬州重大项目2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扬州重大项目2个,用一个个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十足的好项目奠定产业转型的“压舱石”。
“市委全会报告明确要求新区要加快产城融合,我们将以更大的力度提速推进。”史美山说,新区将大力发展税源型、研发型、服务型业态,加快构建以智慧大厦、启迪10万平方米孵化器、电商产业综合园区、建筑业总部集聚区为主体的“1+3”创新核心区,在“园区结对、合作共建、委托运营”上创新发展三室经济、城市经济,在平台集聚项目、项目吸引资金上放水养鱼,在城市综合体、科技综合体建设上放大房产开发、商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坚持建城先建“核”、由“核”扩内涵,统筹创新园区、生活社区、商业街区联动建设,积极推进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高邮校区、邻里中心、商住小区,不断完善城南医疗中心、幼儿园、文化休闲等基本公共服务,改造提升中心大道、新科路,不断健全“城市家具”,着力形成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旺城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通讯员 朱骏 记者 子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