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孙勇:用汗水浇灌“水利”青春

2021-02-28 18:09:26    作者:□ 通讯员 周雷森 记者 赵妍东方    来源:今日高邮

提到干水利这一行,大多数人会觉得“艰苦”。市水利局农村水利科科长孙勇,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农村水利工作,十余年来,他工作上勤勤恳恳,业务上精益求精,三伏天顶着烈日投身防汛抗旱,三九天顶着严寒在工地上参与工程建设,坚持用自己奋斗的汗水播撒“水利”青春,诠释着一名水利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日前,记者走进市水利局,了解敬业爱岗水利人孙勇的故事。

聚焦创新 立足岗位建新功

走进孙勇的办公室,他正坐在座位上敲击着键盘忙碌着,书桌上的笔记、文件摆放得整整齐齐。座位的后面满是材料,尽管材料堆积如山,但是排放得井然有序。“我很荣幸,从事的工作和大学所学专业对口,但还要加强学习,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真正解决工程建设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孙勇告诉记者。

孙勇出生在江苏徐州沛县。2005年8月,孙勇从河海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后,便来到南京一家科技公司,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2006年,孙勇考入我市灌区管理处,先后从事灌溉调度、科技推广和工程建设管理等工作,这一待就是15年。十余年来,他先后承担了多项水利专项规划编制,组织实施了多个年度的重点水利项目,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坚持不断创新,努力破解水利发展难题。2006年至今,孙勇参与完成了多项市级以上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和科技课题研究推广。特别是由其主持实施的2020年度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克服了投资体量大、有效工期短、建设地点分散以及新冠疫情等不利影响,在全省率先开工建设,工程按时建成并发挥效益,为全市农村水利工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据了解,高邮灌区是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源头段的大型自流灌区,灌溉面积约6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一半。近期,孙勇为进一步确定高邮灌区2021年度现代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内容,几乎每天都要去乡镇进行现场勘查和对接。“我们从2016年就开始对灌区进行改造,先后对车八干渠、头闸干渠、子婴干渠等骨干渠道进行了生态化改造,同时对沿线一些危桥、老化的建筑物进行拆除重建。由于我们灌区改造的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全省全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每年都有大批省内外同行来学习参观。”孙勇向记者介绍道。

不忘初心 为老百姓做实事

记者采访得知,孙勇的爷爷也是一名水利工作者,受爷爷的影响,孙勇慢慢对水利工作产生兴趣。高考结束后,他继续追寻爷爷的足迹,报考了和爷爷一样的学校一样的专业——河海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爷爷也常常教导他,要不忘初心,为老百姓做实事。

农村水利工作必然与农民息息相关。“要让水利工程建设真正为群众服务,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就得多跑现场,倾听基层干群的意见。”孙勇说,工作十余年,他基本上跑遍了全市的各个镇村,每一个工地上都留下了他辛勤的汗水和坚实的脚印。

科学调度,只为打通群众灌溉的“最后一公里”。2019年夏天,由于遭遇了60年一遇的大旱,高邮灌区引水流量受限,水稻泡田用水紧张。面对灌溉难题,孙勇和同事们一起,起早摸黑了解掌握实际情况,白天在现场,晚上查资料,根据每天的实际情况及时优化灌溉调度方案,在原有轮灌制度基础上,通过科学调度抗旱水源,合理分配有限的水量,较好地保证了各级渠道的灌溉水位,保障了当年农业生产“有旱情无旱灾”,为粮食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

脚踏实地 以成果回应期待

“每年的冬春季节是我们最忙碌的时节。”孙勇说,冬季虽然冷,但是降雨较少,是实施农村水利工程的黄金时段。农村水利工程具有量大面广、地点分散、涉及群众多、建设工期短等特点,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孙勇经常带领全科室人员冒严寒,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工地现场,切实保障工程质量,让群众满意。

多年来,作为多个重点水利工程技术负责人,孙勇先后为高邮灌区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新增千亿斤粮食等国家和省水利重点工程提供技术支撑,总结提炼“节水与生态统筹、功能与景观融合、节灌与控排协同”的“高邮灌区模式”,实现了工程与环境协调发展,获各级领导专家肯定。孙勇还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水利部农水司组织的全国“水效领跑者”遴选工作,赴浙江、安徽对申报单位进行遴选;参加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的“长江流域农村水利工作研讨会”,高邮灌区为现场会提供了参观现场;作为成员参与京杭运河高邮段灌区工程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先后接待国家灌排委员会、湖南省水利厅、浙江省水利厅、湖北枣阳市政协、江苏太仓市人大等单位来邮考察高邮灌区,高邮灌区作为江苏省先进灌区的典型,已成为我市水利对外交流的窗口。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